中國股市局面:“熊長牛短”
歐美股市從2009年以來,已走了7年的長牛。而中國股市卻是“熊長牛短”,7年中有6年熊冠全球。所以,中國股市成了絕大多數投資者的傷心地,至今虧損累累,低迷不振。但是,我認為,研判大盤,除了牛熊市以外,還有多頭市場的存在。即便今年中國股市還在熊市之中,但仍有幾段多頭市場的存在。標志是,大盤收復并站立于五周均線之上運行。
例如,今年元旦過后1-2月份,在三次熔斷、人民幣貶值、注冊制等一系列利空沖擊下,大盤呈直線下落型。但是,若打開周K線就可發現,在3月上旬到4月中旬、5月下旬到6月上旬,以及7月份,有三段大盤站在五周均線之上的多頭市場形態,這可謂熊市中的幾抹亮色,只要抓住這三次機會,人們照樣可以有所作為,做結構性的個股行情。可取得不菲的收益。
問題是,在中國股市無法轉熊為牛,也無從談慢牛行情情況下,能不能打造較長時間的慢牛式的多頭市場呢?我認為,照目前的態勢看,有這個可能。從指數看,2月20日證監會新主席劉士余上任時的點位是2860點。5個月后本周末,漲到3012點,漲了150點,漲幅為5.3%,是一年期銀行利率的3.5倍。也就是說,凡在劉士余主席上任后,買股票5個月的投資者,全部是贏家,收益遠勝于存銀行和買理財產品。如果選對了個股,那么收益更是大盤漲幅的幾倍。
市場資金充沛,6月底企業活期儲蓄高達38萬億元;險資在3000點上加倉,繼續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的主動性;央行7月下旬將對14家金融機構進行MLF操作,向市場釋放2270億資金,貨幣繼續寬松。國務院推出投融資改革方案,利好銀行股;中概股奇虎360將于8月8日啟動回歸A股借殼上市;國務院罕見地以強大陣容討論促進民間投資問題。人社部稱將“盡快啟動養老基金委托投資”,這是迄今關于養老基金入市的最明確的表態。一旦6000億養老基金開始入市,至少可帶動萬億社會資金進股市。
市場熱點輪動,也加固了慢牛式多頭市場。本輪慢牛式多頭市場最大的成果是,涌現出既符合政策取向,又具備輪動優勢的新熱點。 首先是國企改革板塊。這是年內改革任務的重中之重。改革效果不佳或會倒逼改革提速,利好催化劑亦會不斷出臺。因此,國企改革已成為投資者的首要布局配置。央企改革力度和輻射面加大,對穩定大盤具有積極作用。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尤其受到機構和投資者追捧。目前十幾元的上海國資改革概念股中的準借殼上市股,是隱性的、未來將通過國內外公開競標的、優中選優的新興產業股。
另一值得重點關注的板塊是:新近冒出的兩大領先于世界的頂級高科技。一是量子通信概念股,以科技含量高、盤子適中、股價低、換手率充分、吸資能力和帶動人氣能力強的優勢,把投資者的眼光,從一般高科技,引向了世界頂級高科技的境界高度;二是以東旭光電為領頭羊的石墨烯鋰電池概念股。該股本周從10.11——14.17元,周漲幅40.2%。 由于上述新的市場熱點形成,并且股價多半是10元出頭的中小盤股,吸引了大量資金介入,導致了機構和投資者對上半年熱炒的板塊獲利了結,調倉換股,也造成了個股結構性分化,指數在震蕩中進行了對沖。
有些人是“賺了指數卻賠了錢“,而有些人則是“賠了指數卻賺了錢“,各類投資者在近期慢牛式多頭市場中,各得其所,感慨良多。 本周,大盤在周線三連陽之后,出現調整,收出1.37%的周陰線,十分正常。對熱點板塊輪動引發的指數震蕩,尚不能輕言“反彈結束”。別忘了,日K線、周K線和月K線的技術指標,均處于中位和低位。一旦沖破3100點,上方100-200點都是沒有停留過的真空地帶! 下周,投資者當關注大盤在近期3000點上收盤12天和在3030天上方收盤7天的成果基礎上,能否繼續這個新平臺。即便瞬間跌破3000點整數關,只要五周均線不破,多頭市場就依然成立,仍可在熱點個股中積極作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