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的穩定性對提振投資信心至關重要
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中國經濟砥礪前行。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對實體經濟運行來說,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才能穩住預期,重大改革舉措落地才能增強發展信心,從而助推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經濟運行要穩,政策取向要明確。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日前在談及下半年宏觀調控政策時表示,穩定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注重相機靈活調控。加力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靈活適度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
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旨在穩住市場預期。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面臨不少困難,一方面國際環境復雜嚴峻,世界經濟復蘇不及預期,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多。另一方面,中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調整陣痛還在持續,民間投資增速回落,企業投資意愿不強,融資難、融資貴……
找準病灶,對癥下藥,一系列政策“生根發芽”為實體經濟注入“健康因子”。發揮財政資金效應,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為民間投資“打氣”,引導社會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和基礎設施建設薄弱領域。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優化信貸結構。降低貸款中間環節成本,清理不必要的資金通道和“過橋”環節,取消、減免非實質性的融資收費,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穩定信貸,通過必要的、風險可控的收回再貸、展期續貸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幫助企業解困,實現銀企共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減稅降費讓企業輕裝上陣。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各行業實際稅負總體下降,預計今年此項減稅將超過5000億元;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和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預計每年為企業減負1000多億元;清理規范政府性基金收費項目,預計每年可為企業減負約260億元。
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經濟運行中出現了若干積極變化。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民經濟主要指標有所改善,工業生產有所加快,投資增速止跌趨穩,市場銷售穩中有快。
以投資為例,進入二季度以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出現連續回落,其中民間投資增速持續大幅下滑引發關注。從8月份的情況看,投資增速呈現企穩跡象,“補短板”領域投資較快增長,薄弱環節投資有所加強。
數據顯示,1至8月份,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1%,增速與1至7月份持平,其中8月份增長8.2%,比7月份加快4.3個百分點。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繼6、7月份連續負增長后,8月份民間投資增長2.3%。
由于最新公布的主要經濟指標有所改善,部分機構上調了中國今年和明年的增長預期。亞洲開發銀行近日發布預測,上調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6.6%,略高于3月份預測的6.5%,2017年的增長預期也由之前的6.3%上調至6.4%。
盡管我國實體經濟有所改善,但仍面臨一定的不確定性。要改變市場的不確定心態,關鍵要靠穩定預期,這就需要繼續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宏觀環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