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七周年:市值增逾30倍
創業板即將迎來“七歲生日”。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掛牌上市以來,創業板市場承載著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培育新興產業的歷史使命,實現了健康發展。七年來,創業板打造了圍繞創新配置資源的市場化引擎,上市公司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保持了高速增長的強勁勢頭。更為關鍵的是,創業板培育了勇于創業、敢于創新的制度環境和社會氛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持。
時光荏苒,七年里,創業板市場快速發展,新上市公司數量逐年增加,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16年9月30日,創業板共有540家上市公司,總股本2542億股,為2009年的73倍。按當日收盤價計算,總市值52361億元,為2009年的33倍。如今,創業板已成長為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
2016年10月30日,創業板將迎來開板七周年。截至9月30日,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為540家,總市值達52361億元,為2009年的33倍;創業板公司平均收入規模已由2009年的3.05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11.04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3.9%;更為關鍵的是,創業板從2009年設立之初,便定位于服務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成立七年以來,創業板已成為創業創新型企業的聚集地,成為資本與創新對接的重要平臺。
在眾多媒體的合力“圍剿”下,“年收入12萬元加稅”的謠言終于平息。文件的主要內容不是“加稅”,而是“增加居民收入”。這份國務院文件是一個實施意見,全稱是《國務院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一上來就是“干貨”,寫得清清楚楚:
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營造激勵奮發向上的公平環境,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各類社會群體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創造社會財富,共享發展紅利。
一位參與起草該《意見》的有關部委人士也向記者證實,《意見》的出發點,是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避免我國在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中,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按照我國既定目標,到2020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
這近七年來堅守創業板的投資者大多收獲頗豐!只要選股得當、持股堅韌,未來七年創業板還會給投資者巨大的驚喜!隨著基金三季報披露完畢,公募基金三季度成績單浮出水面,整體盈利達到860.09億元。從基金的倉位來看,依舊存在加倉空間。據統計,三季度基金倉位整體變動不大,其中股票型平均倉位為88.4%,混合型基金平均倉位為61.41%,均比二季度末有小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3735只公募基金合計實現利潤-2322億元;相較前兩個季度,公募基金三季度業績大有改觀,但要實現全年扭虧為盈還要指望四季度有個好收成。因此,我們有理由看好四季度行情!有理由肯定公募基金會在四季度做多!A股的翻番行情就要在近幾年內實現。今年第六只銀行股新股,杭州銀行2.62億股新股正式掛牌上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