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意外勝出導致通脹預期升溫 明年存在再寬松機會
本輪再通脹的邏輯是什么?全球政策焦點由貨幣轉向財政,真的就能刺激通脹反彈嗎?我們不妨從美、歐、日三大經濟體出發,分析本輪再通脹的邏輯和可行性。近年來,各發達經濟體央行為了一個小小2%的通脹目標,苦苦奮斗未果,本月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市場一夜之間變了,通脹預期迅速升溫,國債收益率大幅飆升,大家仿佛相信再通脹只有“一步之遙”。
中國:商品價格尋頂,物價短升長降。庫存趨于回升,商品價格尋頂。本輪經濟短期回穩主要體現為庫存周期,目前下游地產、乘用車、家電的庫存均回升,上游的煤炭庫存也出現回補。如果地產銷售、發電增速等繼續下滑,未來或將較快轉為被動補庫存。綜合來看,庫存周期已經接近尾聲,商品供需逐漸逆轉,也意味著商品價格接近頂部。通脹短升長降,貨幣短緊長松。我們認為當前的滯脹是短期現象,通脹上行已經處于中后期,在17年1季度通脹會見頂,之后通脹會重新回落。與此相應,當前貨幣只是短期收緊,到17年2季度以后隨著經濟通脹回落,會存在再寬松的機會。
美國:通脹預期狂熱,執行難上加難。特朗普意外勝出,通脹預期升溫。特朗普勝出后,美國長債收益率在短短10個交易日內就陡升48BP,股市、商品走高。如果特朗普的政策都能夠執行,確實會對短期通脹起到提升作用。例如基建投資、減稅可以創造經濟需求,貿易保護和移民政策會提升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成本,對短期通脹均會有提振。執行舉步維艱,長期效率趨降。當前美國財政空間已相對有限,且預算和債務上限均受到國會限制,所以特朗普上任后要實施財政刺激,首先要解決債務上限的問題。而且長期來看,貿易保護、移民政策如果執行,可能會導致經濟效率的下降,對通脹反而構成拖累。所以未來實施效果或并不能如當前市場反應的那么樂觀。
歐元區:不穩定性漸增,財政有心無力。通脹邊際改善,但不穩定性上升。16年下半年以來,油價回升帶動歐元區通脹邊際改善,但當前依然處于低位。而歐盟不穩定性未來會增加,繼英國脫歐后,意大利修憲公投也宣告失敗,疑歐派在法國、荷蘭、德國明年大選中也可能占優,政治不穩定將拖累經濟復蘇和通脹回升。寬松效果有限,財政有心無力。貨幣寬松對歐洲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而負利率使銀行業經營雪上加霜,那么歐洲是否也會轉向財政刺激呢?綜合來看歐洲財政刺激受到的限制也非常多。歐元區政府債務率已高達92%,其中希臘176%,意大利135%,葡萄牙、西班牙均在100%以上,財政刺激空間有限。此外,歐盟要求成員國財政赤字率不超過3%,政府債務率不超過60%,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刺激經濟也非常困難。
日本:持續通縮困境,貨幣財政均乏力。流動陷阱持續,通縮長期困擾。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通脹幾乎一半時間位于零值以下,通縮長期困擾。日本泡沫經濟后,企業和居民資產負債表衰退,銀行業遭受重創,泡沫“后遺癥”持續。同時日本15-64歲人口占比從高點時的70%下降至當前的60%,也拖累長期經濟增長。貨幣刺激乏力,財政空間有限。13年推出QQE后,日本的基礎貨幣增加了2倍,但其中86%被商業銀行再度存回了央行賬戶。而過去五年日本建筑業、住宿、批發等行業的信貸是萎縮的,制造業、餐飲業增長不足3%,日本已經長期陷入了流動性陷阱,貨幣刺激是沒有效果的。而日本政府的債務率在主要經濟體中已是最高水平,每年中央政府開支中有24.4%被用于債務清償,財政空間已非常有限。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