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處于緊縮模式 央行正維持利率不變或在降息
外媒稱,美聯儲上周加息,意味著一段持續16年的長期關系即將終結。這個關系便是澳大利亞與美國之間的利差,自2001年以來澳大利亞利率一直高于美國利率。美聯儲15日將短期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并預計今年還將有兩次同樣幅度的加息:如果這兩次加息得以實施,那么年底前美國利率目標區間上端將達到1.5%,即澳大利亞基準利率當前水平。
外匯市場正面臨這樣一種趨勢:美國和全球其他國家的利差正在收窄,而美澳利率差距即將消失是一個突出例子。雖然美聯儲如今處于緊縮模式,但基準利率長期高于美國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印度和巴西)央行正維持利率不變或在降息。
外匯市場參與者經常尋求通過投資利率較高國家的股票、債券、貨幣來從利差交易(即融資套利交易)中獲利。如今美國利率不斷攀升有可能觸發這類資本流動逆轉,或將造成有關國家的匯率動蕩,這些國家在美國實行超低利率期間曾因投資者追求收益而獲利。
據凱投宏觀稱,如果澳大利亞央行維持利率不變,則澳元對美元匯率可能會較當前水平大跌15%左右。該機構預計,澳大利亞央行至少在2019年之前將一直按兵不動。2014年的歐元走勢顯示了利差變化是如何導致匯率大跌的。
2014年6月歐洲央行將關鍵利率降至負值區域,而美聯儲基準利率的目標區間維持在0%~0.25%。自那以來,隨著美國開始收緊政策,這兩個地區之間的利差不斷擴大。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14年歐元對美元下跌12%,2015年下跌10%,2016年下跌3.2%。
一些投資者對利差收窄的影響持樂觀態度,認為其他因素也可以影響匯率。大宗商品價格的反彈以及中國經濟數據的穩健表現已經使得澳大利亞前景更加光明,推動澳元對美元今年以來上漲6.5%。中國是澳大利亞的一個主要貿易伙伴。
美聯儲15日的加息決定凸顯了中國人民銀行的一個微妙調整:長期以來中國央行都不愿受其他國家央行的影響,如今卻似乎在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美聯儲上周宣布提升利率幾小時后,中國央行也上調了一組貨幣市場利率。
觀察人士認為,此舉是為了通過抑制利率差異、控制借貸飆升來支撐人民幣。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紛紛采取大規模貨幣刺激措施,這意味著如今華盛頓和法蘭克福的決策影響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傳遞到北京。
諾貝爾獎獲得者、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邁克爾·斯彭斯說:“沒人能坐在那里假裝歐洲央行或美聯儲的決策與自己無關,因為所涉資金流動規模太大。你可以自造一個與這一切無關的世界,但那不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我認為這一點適用于包括中國央行在內的每一個國家的央行。”
中國官員說他們不是在追隨其他任何人的做法,緊縮政策的主要動力來自國內因素。中國的諸多國內壓力之一是房地產價格泡沫。去年的新增貸款中45%屬于抵押貸款,其中大部分是個人抵押貸款,政府決心抑制這個泡沫。其他壓力包括企業出廠價格加速提升以及負債水平上升。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央行對美聯儲加息決定的快速反應顯示,國內經濟增長趨穩以及市場情緒提升讓中國央行有機會收緊貨幣市場政策,同時又不會因提高基準利率損及經濟。這個政策操作還有助于支撐人民幣,控制資本外流。有專家說,只要中國經濟保持穩定,這種操作將持續到今年下半年。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