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幸運成就了我的創業路線
在世人不得不做的非此即彼的排他選擇中,王志東總能兩全其美。然而實現這一步僅憑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天性使然還遠遠不夠,王志東認為運氣是成就結果的最重要的橋梁,有了這些幸運,不用說自己亦步亦趨的事業發展,就連外界認為他職業生涯最大波折的新浪事件也變成了恰逢其時。
“時勢英雄”解Q:在中關村闖蕩的十多年能夠有今天的業績,不僅需要做程序員需要的技術天分,還需要做CEO的戰略家的天分,在你身上這兩點都同時具備了嗎?
A:我相信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事情邏輯性是相通的,我原來也不是做程序員的,是學電路的,中學大學最感興趣的也是電路,應該說對這方面的領悟還挺深的,如果繼續做也會發展不錯。
后來開始關注軟件,我覺得這件事情前景不錯,將來產業會有爆發力,大學后期開始慢慢轉向程序員,我相信自己也是一個不錯的程序員。
轉做CEO,是因為我覺得沒有好的環境和平臺就無法容納一個好的技術,可能做經理人比作程序員更重要。在轉變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很多相似的地方。
從形而上的角度看這些事情是一通百通的。
Q:和你一起闖蕩中關村的人才可以說是不計其數,你認為自己是那個時勢下造就的英雄嗎?
A:人的發展要看環境提供了什么樣的機會,機會不一樣,結局自然不同,有充足的機會又愿意去學習的話,這樣的人容易常青和永久。
我在北大的學習讓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中關村,接觸電腦,也是因為中關村的發展,使得中關村的創業環境在全國來說是最早的,也是最好的。
我從辦新天地、四通利方直到新浪和現在的點擊科技,一路走來踩點都踩對了,使我覺得整個資源都因為我調配到位。
再有,我的運氣很好,關鍵時刻總有人相助,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朋友老師幫助我。每人給我不同的機會,不同的幫助。
Q:成功的企業家過多的將自己的成功歸于機會,是不是謙虛之辭,機會畢竟不是無故垂青于你的?
A:我覺得好幾件事情都能說明我極幸運的,每個點都踩上了,做點擊科技的時候,我回想這十幾年的工作經歷,幾乎沒有一件事沒在這里得到應用和驗證,甚至有很多人為我憤憤不平的事情,從中文之星出來,包括從新浪出來,從今天的角度回頭看,都是機遇。
如果說不從新浪出來,我不會有今天的點擊科技,我會一直陷在新浪的工作中日復一日,沒有后續的創造力。
Q:從大學畢業至今一直都沒有再做進一步的職業深造,你認為目前工作中自己管理方面的學識足夠嗎?
A:從新天地創業、四通利方創業到后來的合資收購成立新浪這么一個過程我都有幸經歷了,這段經歷給了我一個最佳的學習過程,如果說時勢造英雄的話,這段經歷就是所謂的時勢,我常常碰到這個行業前輩級的人物告訴我,你這幾年學到的比上一個MBA學的都多。而且很難得有那么好的機會讓你做實踐,有人為你出錢,有人為你出力。
Q:時勢造英雄之后就該是英雄造時勢,這就是今天點擊科技要做的嗎?
A:企業和產業的發展肯定有一個互動的過程,你這樣先做了,再聚集各方面的能量,自己出面去做,人在江湖已身不由己,肯定是個互動的過程。
“畢業”于新浪Q:三次創業的教訓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嗎?
A:不是,兩次創業只有從新天地離開的時候是真的教訓,第二次根本談不上教訓。離開新浪是順理成章的,只是有一點小小的意外。當時的確在做一次冒險,新浪事情出現之后,后續的處理方式也是得心應手的,并沒有措手不及的感覺。
從新浪離開后短短一個月之后,就全心全意地在做點擊科技。當時告訴別人都不相信有這么快。還以為我會像秋菊一樣打官司,我自己用一個月的時間了解整個事情的前因后果,找律師安排對策,一個月后全面撤退,當時覺得好不容易可以脫身了,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Q:新天地的創業過程帶給你的教訓為什么是真實深刻的?
A:新天地的經歷告訴我遇到事情不能躲,搞技術的人員碰到很多問題慣常反應是躲,技術人員總是希望能找個好的環境,好的老板,如果這兩點不能滿足,常常有失落感,這個老板不行,我就跳槽,其實就是一種逃避,典型的技術人員心態,一碰到人的問題就不想多花心思和精力在上面,覺得沒有價值。但是當理想狀態在當時的環境下不存在時,只有自己去創造這個環境,要創造就意味著你碰到任何問題都要自己面對,想出對策,這是一個世界觀的變化。
Q:這種轉變怎樣滲透到之后的行動中的?
A:當時對我是一個轉折,那個轉折挺危險的,有可能走向極端,或者出國尋找適應的環境,或者放棄自己做人的初衷,我還是留下來繼續干了,我堅持的原則并沒有變化,我賭氣自己要留在中國,用美國的方式,做出一個相對理想化的公司,做了這個轉折之后,才會看到我對四通利方提出的條件,就是希望為自己搭建一個理想的平臺,我確實盡力去實現我的想法。
Q:你為什么認為2001年中離開新浪是恰逢其時呢?
A:從新浪的離開是非常自然的一種變化,遠不是外界想像的那么教訓深刻。
從我個人的角度看,那時候是合適的時間,甚至可以說最佳的離開時機還應該早半年,因為新浪從1993年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背上了很多的包袱,新浪肯定不是我的久留之地,扛著這樣的包袱走太累了,一直以3%的股份扛著100%的責任,這樣的責權過于不對稱,我花很多的精力都在協調內部矛盾。國內的公司從創業,融資、并購到上市,2000年底應該走完了整個過程,那時對我個人來講,已經畢業了,如果不是大勢的原因,2000年底就可能主動辭職,急流勇退,可以早半年開始自己的事業。
Q:從現在來看離開的時機對你而言是一種總結還是當時就已經慎重考慮的結果?
A:我離開新浪的想法在1998年底就想過,當時和華淵合并之后,我是主動提出不當CEO的,因為扛著這個包袱太累了,如果我們趁著這個機會去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出任CEO我就能淡出了,做自己的事情,后來我曾經往后退過幾個月,但發現不行,又重新回來,我發現如果我不回來的話,新浪的上市會成為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Q:為什么你會堅持到新浪事件發生后才離開新浪?
A:如果沒有其他原因,我個人最佳的離開時機是2000年底2001年初,之所以堅持到2001年中才離開一方面由于大勢很不好,很多的消息帶來判斷層面的一種混亂,很多小道消息滿天飛,使得對新浪前景的判斷產生了很多分歧,接近歇斯底里的狀態。
第二,當時我做了比較激進的動作,給新浪做一次大手術,做成了我在新浪還可以繼續呆下去,做不成再找機會離開。當時我采取的許多動作有點下藥太猛,最后引起一種反彈,做出這些動作后會有反應我是預料的,但反應的結果和方式偏離了我所預料的軌道。
從現在看,上帝對我不薄,最終離開的方式可以讓我承擔的責任和背的包袱更少些,不必為我走了之后出現的任何問題負責任,道德上解放了我。
Q:離開新浪是早晚之事,只不過是什么方式的問題嗎?
A:對,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方式。早幾個月還是晚幾個月時間,合法的還是非法的方式,有些因素不可控。
Q:從現在的眼光看當時離開新浪前的改革,你還會那樣做嗎?
A:我肯定還會的,新浪幾乎從1993年成立到后來,一直就像走鋼絲一樣,花了很多精力都在平衡各方面的力量,各種矛盾,這種狀態長期維持,做人會覺得浪費了很多精力,很疲憊。
沒上市之前,我不敢打破這個平衡,打破的話后續發展就沒有保障了。上市半年之后的確就應該考慮改革,是個合適的時機,現在回頭看,方法可能激進,但是基本達到了原來的目標,新浪事件可以使最大范圍的人群把目光聚焦在新浪上,暴露在外面之后,再去做黑箱操作就不那么容易了,犯錯誤也不會太大,這時候我可以離開,而且新浪后來連續犯了幾次錯誤,這些錯誤對新浪是有好處的,那些錯誤在我手中也不可能犯,流出眼淚會對新浪的未來更有好處。
Q: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是你對新浪的貢獻?
A:算是最后一次貢獻(笑)。
Q:你說從新浪出來意味著自己畢業了,這個畢業是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畢業嗎?
A:不是,作為整個創業或者說事業能力上的畢業,在四通利方之前,我并沒有真正做過職業經理人,對資本、風險投資沒有接觸,在四通利方的時候,周圍很多人都不太相信硅谷模式可以在中國誕生出成功的公司,勸我,還是搞技術的頭腦,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后來我要在中國做個公司在海外上市,被別人認為是夢想,從四通利方做到新浪應該說我原來訂的目標都達到了,超額完成了,我想都沒敢想會有新浪這樣大的公司出來,在極端艱難的環境下實現的目標,所以四通利方給了我機會。
我在創造新浪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可以說該學的都學了,這次再辦點擊的時候,和在做四通利方的時候心態完全不一樣,當年除了在技術上和市場方向上有把握以外,其他都是摸索,現在做點擊從方方面面都胸有成竹了,以前做四通利方在做實驗,現在武功練成自己要獨闖江湖了。
資本情結Q:從新浪的誕生到點擊科技不久前的融資,你的名字和資本似乎結下了不解之緣,怎樣看待這種關系?
A:1995年國內還沒有什么人知道風險投資,我也就是從一本書的故事中知道了這個名詞,從1995年到1997年僅用兩年在四通利方就將軟件業第一筆融資做完了,而且從今天看,當時的650萬美元的融資仍然是軟件業比較大的一筆。而且這個紀錄是我最近的這次融資打破的,這次融資數目正好是我上次融資的兩倍,1300萬美元。
離開新浪后的這次創業很多風險投資找到過我,直到在點擊這次融資前每隔幾個月就會有媒體問我會不會融資,融多少資,看我沒動靜就說我得了資本恐懼癥。融資不是做給人看的,是自己扎扎實實要用的,不必要為了給別人期待就草率行事。
所以我一直拖到現在才融,壓力挺大的,我是要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方式去做,對有些風險投資公司忍耐到了極限。
Q:風險投資如此眷顧你,看中你什么?
A:我想他們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