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杉杉搶手浙江紡織服裝學院畢業生
“今年的畢業生已基本沒有了,企業已向我們預訂后幾年的學生,2013屆還沒招生就已訂出400多名。”該院黨委書記毛大龍說。
前不久有媒體報道山東環衛部門招工人,大學生搶著報名,引發了大學生與農民工爭飯碗的熱議。在一片大學生就業難聲中,該院大學生就業何以不難?
“關鍵是培養的人才是否適銷對路。我們絕不能培養與農民工搶飯碗的大學生!國家花錢培養了幾年的大學生,如果仍然與農民工處于同一個競爭臺階,只能說明高等教育的失敗!”毛大龍底氣十足地說。
給毛大龍底氣的是該院在專業設置、培養模式、教學方式上的創新做法。
寧波是我國最大的紡織服裝學院密切關注現實,根據企業需求隨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法。
“高職人才培養要從傳統課堂教學方法中走出來。”院長王梅珍說。如服裝學院將服裝設計、服裝結構、服裝工藝融合成企業品牌產品開發項目,學生在承接項目中學習,因此教室成了車間、工作室和設計室,上課成了上班,老師成了項目經理,學生設計的實習作品與企業產品開發同步,作品由企業驗收。今年服裝設計專業的43名學生承接了杭州鴻泰服飾有限公司女裝樣品設計,其中42件立即被該公司錄用為生產產品。
大學畢業生適應能力差,往往需要培訓才能上崗。該院采用“2+1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在3年學制中,學生在學院學習兩年,一年到企業上崗實戰。該院采用這一方法與維科、杉杉、太平鳥、申洲等集團聯合辦訂單班,這種實戰型技術人才一上崗就能工作,深受企業歡迎。
“本科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培育的是設計師,我們培養的是設計師助理。”服裝學院副院長韓純宇說。“這樣的定位使學生到企業后心態平衡,安心自己的崗位,企業很滿意。”
該院學生動手能力強,原因是教師具有實戰經驗。該院黨委副書記王愛民說,老師有1/3來自企業,服裝學院院長張福良、副院長葉宛茵、副院長韓純宇都有在企業工作多年的經歷,都還擔任著多家企業的技術顧問。因此,該院的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教材都能根據市場需要及時調整,企業需要什么知識,就增加什么知識。
毛大龍告訴筆者,該院今年與雅戈爾達成協議聯合培養100名專賣店店長,并同寧波軌道交通集團合作培養140名軌道交通急需的機電與通信人員。
“根據地方經濟發展和企業現實需要培養的學生,社會一定需要!”毛大龍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