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蘭村皮鞋業注重品質,調整結構振興經濟
山東藍村,一個以“皮鞋第一鎮”而名聞遐邇。藍村生產的中低檔女式皮鞋以“質優價廉”暢銷我國華北、西北、華東、華南地區的20多個省區市、150多個城市,部分產品還走出國門,遠銷俄羅斯、日本、韓國以及非洲等國家……
推進新農村建設的支抓好主導支撐點
藍村的制鞋發展歷程先后經過集體皮鞋企業發展、個體制鞋加工起步、個體制鞋加工快速膨脹、制鞋產業化發展四個階段,經過20多年的積累已基本形成以加工制作系列女鞋為主,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制鞋產業鏈。在上個世紀90年代,藍村鎮獲得了“江北皮鞋第一鎮”的稱號強化質量加強意識打造知名品牌小山村企業走上國內大市場
品牌的基礎是質量。沒有質量,就沒有市場;沒有品牌,就沒有明天。藍村的決策者清醒地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他們痛下決心一手抓產品質量,一手抓品牌培育。為此,他們引進了青島南光樹脂技術服務中心,推廣使用優質樹脂膠,采用制鞋新工藝、新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徹底解決了斷底、開膠等問題。在此基礎上,他們積極引導廣大加工業戶緊跟市場動態,適時設計更多更新的皮鞋款式,銷售旺季每兩三天就可以推出一個新品種,實現了與浙江溫州皮鞋同步上市,特別是女式涼鞋已牢牢占據了江北市場。
質量上來了,抓品牌培育,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產業影響力就成了第一要務。他們認識到,制鞋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僅靠數量規模擴張是遠遠不夠的,低價格、低附加值的產品難以適應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必須加快改變當前藍村制鞋產業有品牌無名牌的現實,走高附加值的品牌創新之路。在引導鼓勵皮鞋企業自主創牌的同時,藍村鎮十分重視區域品牌的創建,在已創建“山東省制鞋產業基地”的基礎上,又通過青島市經信委和山東省輕工業辦公室申報“國家級制鞋產業基地”稱號。為擴大產業區域的影響力,政府牽頭在省內外媒體開辟宣傳專版,搭建推介平臺,吸引重點企業“抱團推介”,既為各企業節省宣傳成本,又擴大整個區域的品牌影響力
突破發展瓶頸強化服務功能政府起積極作用
政府的服務是多層次,也是多方位的。為加快皮鞋產業現代化步伐,藍村在積極實施“退村進區”戰略,為皮鞋產業搭建起一流的發展平臺的基礎上,又出臺激勵政策,對皮鞋加工業戶優先注冊登記,對生產經營大戶優先貸款扶持,對外來投資創業者優先解決戶口、經營場所、子女入學等問題,營造出寬松的發展環境,使皮專業村、專業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