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球鞋海歸 杭州商場將首開專柜
杭州商場將首開專柜
回力鞋打算在國內的商場開專柜了。它選擇的第一站是杭州銀泰百貨武林店,和它在一層樓里做鄰居的是耐克、阿迪達斯等運動大牌。正牌國貨的回力球鞋得以進入潮流時尚的本土商場,卻是靠了一番出洋闖蕩的經歷。
定價在200元到400元之間,帆布面料橡膠底,參照老底子的經典款型和國內流行的顏色,配色會有很多種,全都是外貿產品系列,這就是即將在商場里開賣的回力鞋的大概情況。負責招商的一位負責人說,雖然都是回力鞋,和現在小店里賣二三十元的回力鞋完全是兩回事。
國貨在境外熱賣
今年初,杭州某體育品牌代理商和廠家代表聊天的過程中偶然得知,回力鞋在境外賣得不錯,在歐洲、美國、馬來西亞、香港都很受歡迎。在法國、荷蘭等國家的鞋店中,有專門屬于回力品牌的貨架,售價從29.9歐元到49.9歐元(約合人民幣250元-430元)。
在境外出售的回力鞋有洋氣的英文名Warrior(勇士)。回力正是Warrior的諧音,1935年上海正泰公司正式注冊了英文“Warrior”和中文“回力”。{page_break}
這家體育品牌代理商了解到,幾年前,有法國代理商在中國發現了回力球鞋,買斷了一批球鞋帶到歐洲銷售。這種原本定位于體育運動用鞋的帆布膠鞋很快得到了當地顧客的認同。境外的消費觀念認為時尚并非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回力鞋的樣子很經典,又有數十年的品牌歷史,平日穿著,既時尚,又可以輕松方便地和日常穿著搭配。同樣,在香港和馬來西亞等地,回力鞋也搭上了流行便車,成為熱門款式。
回力鞋在歐洲流行后,關于它的書籍也隨之問世,一位從小移居境外的中國人葉舒夢(音)寫了一本關于回力鞋的書,名叫《Book of Warriors》,登載了大量穿著回力鞋的中國人照片。在作者看來,回力鞋的設計相當經典,而中國人穿著回力鞋的歷史更是中國社會發展和“板鞋”文化的一個縮影。
現在,回力鞋的年銷售額達到2億元,其中外貿占比大于國內銷售。在回力鞋的官方網站上,有專門的出口外貿系列。
傳統國貨膠鞋的新生
不僅僅是回力,飛躍、解放鞋等國貨品牌都在借道境外重回主流消費市場。它們在歐美市場翻身成為時尚,背后有商業團隊為其設計、包裝,也因此賣出更高的價錢。
法國人Patrice Bastian(帕特里斯·巴斯蒂安)2005年在上海發現了“飛躍”膠鞋,他與自己的好友、設計師Charles Munka(查爾斯·穆卡)一道,成立了新的“飛躍”創意小組。經過策劃和包裝,2006年2月,面向歐美市場的新“飛躍”系列誕生,價格從50歐元到120歐元不等(約合人民幣430元-1030元)。現在飛躍在歐美、日本都有銷售。
1950年,解放軍總后勤部推出中國解放軍新中國成立以后第一套軍服,就包括解放鞋,從此解放鞋風靡全國50年。到了21世紀,因為它的質次價低,成了建筑工人的標志鞋。2003年,住在上海的美國人Ben Walters(本·華爾特斯)創建了Ospop公司,與天狼鞋業(焦作)合作生產Ospop牌解放鞋。他基本保留了傳統“解放鞋”的經典模樣,只對鞋進行了部分改進,使之更加舒適牢固,為了標志明顯,還在鞋上加了一個工字牌。在歐美市場,一雙Ospop牌解放鞋售價75美元(約合人民幣510元)。
冒險的嘗試
數十年的品牌知名度,在國外獲得的時尚追捧,售價幾十歐元,都是回力鞋得以跨入國內商場的“資本”。杭州這家體育品牌代理商說,敢于把第一個專柜開在杭州,是因為他觀察到杭州人消費觀念偏向休閑時尚,商場的定位富有城市文化,顧客認為在商場里花幾百元買雙回力鞋是件時尚的事情。
不過他承認這個做法有點冒險。
回力鞋雖然已有七十多年歷史,上世紀中葉還專門組建“回力”籃球隊,直到上世紀70年代,回力鞋還是運動休閑鞋類的象征,但改革開放后,大量的運動鞋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回力鞋品牌漸漸衰落。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個品牌。
同時,境外流行的回力球鞋只有4個款型,變換配色共20個鞋款,而在國內市場這個數量遠遠不夠,因為對時尚潮流的理解不一樣,國內消費者需要更多的花色和款式可以選擇。必須花一段時間來充實調整款型。
在境外,與回力鞋配套的還有衣服、包。這位代理商決定先從鞋子做起,在銀泰武林店只賣鞋子,在回力鞋的時尚認知度變得牢固之后再推出其他產品。他希望顧客可以像接受匡威球鞋一樣,迅速認同回力鞋,兩者都是帆布橡膠鞋,回力鞋的價格定位比匡威略微便宜。16歲以上的年輕顧客是最大的潛在顧客,他希望借助國貨知名品牌吸引年齡更大的消費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