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假“洋品牌”服裝泛濫 市民須謹慎
近日央視曝光了目前在國內眾多機場、高檔商場里設立專柜的“歐洲頂級男裝品牌”卡爾丹頓的真身,是一個中國人注冊的意大利商標,拿到牌子后再到國內生產,在意大利并無歷史,其在國內真正經營的時間也并不長,實為國產品牌。
而走訪南寧多家商場發現,除了一些人們比較熟悉的國際知名品牌,一些看著似乎眼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洋牌子”,吊牌上所標注的產地、設計公司基本為廣州、上海、深圳等地。而店員在向顧客介紹的時候,卻說其是意大利、法國、德國等地的牌子。
商場“洋牌子”吊牌無“洋”標識
卡爾丹頓被央視曝光后,首先在民族大道一家商場內看到了該牌子的專柜。店內銷售人員稱,該牌子并非意大利,但有部分服裝的面料來自意大利,記者發現,到店內選購衣服的消費者并不多。隨后走訪了南寧市多家大型商場看到,大多數專柜的招牌采用的均為英文或難以辨認的外文,這么多牌子是否真的來自國外,一時難辨真假。
在一家名為“澳洲××”的男裝專柜里,一位男子邊翻看衣服邊詢問:“這是哪個地方的牌子?”店員微笑著答道:“是澳洲的公司代理意大利的牌子。”“怎么好像沒聽說過這個牌子?”店員聽后依然笑答:“商場有那么多牌子的衣服,你不一定都熟悉。”
翻看了一下這家專柜的幾件男裝襯衣,每件價格在400元以內,且能打5折。吊牌上的生產地址為深圳一家生產廠家,只在設計一欄印有“意大利”3個字。“是在意大利人的公司設計的還是由意大利人設計的?”店員有些含糊地回答,可能服裝的設計是意大利的風格。
走進一家據稱為德國牌子的專柜發現,吊牌上的生產地址依然為深圳廠家生產,上面則沒有看到“德國”的任何字樣。“為什么上面沒有德國的標識?”店員開始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牌子國外注冊后內銷更好賣”
一家在招牌上標有“韓國”字樣的女裝專柜里,翻看幾件服裝的吊牌后發現,上面的生產廠家和設計公司均為深圳的公司,在店內也沒有看到韓國公司或韓國授權證書。對此,店員表示這個牌子是在韓國注冊的商標。
店員還透露,現在很多服裝牌子先在國外注冊后再回國內生產銷售,這種“出口轉內銷”的方式,比一些國內的小牌產品更有競爭力。“一個牌子在國外注冊才幾千塊,有時比在國內還容易。我們的牌子銷量不錯,一個月可以賣20多萬元,在一些國內小牌店里不一定能做到”。
為了解這個牌子的情況,以加盟商身份撥打了服裝吊牌上的加盟電話。一位自稱姓熊的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其產品是在韓國有商標注冊的,生產的產品中也有韓國的面料,但設計和生產均在深圳的公司,這樣做是為了“節約關稅成本”。
同時還表示,他們的牌子與最近央視曝光的“卡爾丹頓”不同,如果加盟需要可以給出韓國的授權代理,但未透露由哪個公司開具。最后,這名負責人表示,今后公司將走國際路線,新加盟店面的統一裝修不再使用“韓國”字樣。{page_break}
消費者對“洋牌子”要一聽二看三問
從南寧12315申訴舉報指揮中心獲悉,近期還沒有接到市民就“洋牌子”是否真實進行的投訴。由于消費者事后對購買產品過程中商家曾經口頭介紹的情況難以取證,考慮維權成本而未進行維權。
經常在大商場購買“洋牌子”的市民陳先生認為,近年在南寧市各大型商場里出現的全外文牌子特別多,但除了在國內外叫得響的一些國際大牌或價格比較昂貴的牌子,對于其他牌子消費者很可能不去較真,大多時候只能從衣服是否合身、料子是否舒適來考慮。但陳先生希望相關監管部門公布一些“空殼”洋牌子,讓消費者能夠在選擇時更理性一些。
廣西金桂北斗律師事務所林有錦律師表示,按照目前我國《商標法》的有關規定,服裝企業是可以在國外注冊商標的,也可以選擇在國內進行生產和銷售,因此一些商家會打法律的擦邊球,在銷售過程中夸大商標以外的情況。實際上只注冊了國外商標卻自稱在國外生產、采用了國外的面料,甚至自稱有多年國外銷售經歷的國際名牌,這些都有誤導和欺騙消費者的嫌疑。這種不誠信行為一旦被公諸于眾,造成的損失也將是巨大的。
他建議消費者在購買“洋牌子”的過程中,除了聽銷售人員的介紹外,還應該仔細核實吊牌上的生產地址、設計地址等相關信息,如果沒有任何“洋標識”,要問問具體情況,然后再慎重考慮是否購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