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競賽 給農民工一個城市的根
近幾年,紡織企業面臨的用工問題日趨明顯,“用工荒”已經成為了行業內絕大多數企業首要難題之一,同時用工成本的快速上升也讓原本就利潤微薄的企業難上加難。
然而,作為企業最為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現在的紡織工人對于工作的要求已經不僅僅是基本的生存問題,而是期待著在城市中過更好的生活。“給農民工一個城市的根”,正是這次全國紡織行業緯編工職業技能競賽的初衷之一。
工人需要行業的標定
目前我國歸屬感轉變。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表示,農民進入城市工作,讓很多人都產生了困惑,他們不知道在城市生活的標志是什么,也找不到融入城市的方法,但同時他們又想要扎根城市,成為城市的一部分。“對于現在紡織企業的員工來說,‘工人’已經不能準確地定位他們,因為他們擁有了一些技能,不再是簡單重復的熟練工種,所以他們就需要通過技術職稱來標定自己。就像現在的大學生,他們在企業中就以技術職稱標定自己,如助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等,而紡織工人則需要走職業技能鑒定這條路,也就是技工。這個可以讓他們在社會分工中有一個清晰的角色定位,同時也可以得到社會認同和明確的社會屬性。這就是舉辦大賽的基本目的之一,讓新一代的農民得到‘城市的標定’。給農民工一個城市的根,因為他們就是這個行業的根。”{page_break}
企業需要更高的效率
談到解決企業的用工問題,通過技術改進、采用先進設備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用工的方法眾所周知,然而想真正實現卻遠沒有那么容易。“針織行業緯編工操作基礎理論水平參差不齊,操作工熟練程度差異較大,熟練操作工數量嚴重不足,全能型操作工比重不高,制約了針織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擔任此次大賽總裁判長的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專家技術委員會主任王智這樣評價目前行業緯編工的操作水平。
本次大賽總決賽的場地提供方是江蘇江陰啟欣紡織有限公司,其董事長周文杰20年前也是一名緯編工人。他認為,雖然現在的針織設備自動化程度有了很大進步,但緯編工的操作水平對產品質量仍然起著決定性作用。一些起行、爛針、花針等問題仍然需要緯編工憑經驗處理,這是高級設備無法解決的問題。
楊世濱在談到目前針織行業的問題時表示,原材料的大幅波動和能源價格的上漲都對行業的影響很大,但這些都是客觀壓力,很難通過主觀改變,企業唯一能改變的就是提高生產效率,只有大幅度地提高生產效率才能對沖這些問題。
“大賽在這時出現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參與大賽能夠讓企業提高培訓職工的意識,讓企業和員工都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大賽作為平臺,為行業提供了最佳的交流機會,企業間的交流對于效率的提高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楊世濱說。
從預賽開始就全程跟蹤的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副會長林光興對此次大賽感觸頗深,他表示:“現在企業所需要的技工應該是知識型的高科技人才,在理論和實際操作水平上相比以往都必須有一定的提高。所以這次大賽的另一個主題就是‘萬里挑一選能手’,通過大賽讓企業了解行業的平均水平和先進水平。”
行業推動需要持續性
在本次大賽中,共有12個省份的100余家針織企業參加,而其中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和廣東省的參賽人員數量要遠遠超過其他省市,決賽的前六名也被山東省和廣東省包攬。面對這一情況,楊世濱表示,這一方面是因為各地對于大賽的認識不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各省針織行業發展的不平衡。
作為承辦方的泉州佰源機械公司副總經理趙繼純表示,本次大賽是全國首次緯編工職業技能競賽,由于一些原因很多企業未能參加,十分可惜。但佰源已經決定繼續承辦下一屆大賽,希望能夠親自見證全行業緯編工技能水平的不斷提高。
面對大賽,有些企業老板擔心工人拿到冠軍之后,會跟企業談條件,也可能會出現跳槽的情況,原本是為企業爭得榮譽的事情最后反而變成了損失。
對此,楊世濱表示:“目前只是第一次大賽,企業有這樣的顧慮屬于正常。但是未來,大賽一定會持續辦下去,因為只有持續舉辦才能真正對行業起到推動作用。辦一次,冠軍永遠是冠軍,但持續辦,今年你是冠軍明年他是冠軍。工人是一代一代出現的,一批人完成標定后就會有更新的工人和更新的技術,持續地開展大賽也能讓員工有持續的動力。到那時,企業和員工只需要交流,因為技術是行業內互通的,企業不必再擔心因此而流失員工,參加競賽也會更加積極。”
同時他也表示,想要持續也需要各地的支持,僅憑單個企業是不行的,因為企業間總會有競爭關系,而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是公共關系,隨著推動力的提高人們就不會再產生懷疑,反而產生了需要。
本次大賽對企業技工的培訓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大賽前期針織工業協會為各省市準備了教材,而決賽之后也讓比賽中的優秀選手進行了操作表演,大賽組委會將表演內容所展示的高效技法進行錄像,計劃未來在行業中推廣,促進行業職業技能的提升,也同時提高行業和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