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最大“服裝航母”揚帆啟航
昨日,在彭州市政協了解到,目前彭州市已形成華茂、萬貫、盛泰三大專業產業園區格局,引進家紡服裝企業500余家,開工投產50余家,建成廠房36萬平方米,在建廠房15萬平方米,500家企業全部投產后將解決就業30000余人。而其背后是市政協的1份調研報告,4件提案產生的巨大“疊加”效應。
“試驗田”引發的思考
2009年,一個量身定“筑”適合服裝企業標準之“巢”,采取下店上廠,集貿易、展示、生產、辦公、住宿等功能并且兼具服務配套區的省內第一家有工業廠房按揭“平臺”的華茂國際服裝產業園在彭州“破繭”而出。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里,華茂國際服裝產業園便入駐企業22家,簽約企業51家。彭州從來不是服裝產業“爭寵”之地,何以在短時間吸引眾多眼球,這引起了彭州市政協的高度關注和深入思考。
市政協庚即成立了服裝產業專題調研組,深入到省內、省外就服裝產業發展情況進行專題調研,形成了《關于彭州華茂國際服裝產業園創新發展模式的啟示》的調研報告。調研報告指出,成都服裝產業經過20多年發展,年銷售服裝超過1000億元,成都家紡服裝產業年銷售規模排名全國第三。根據《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08—2020年),成都市服裝產業必將進行圈城轉移,從城內轉向城外。彭州地處三圈城,正好是承接成都一二圈城服裝產業轉移的最好“工業港”。為此,市政協建議要借成都家紡服裝產業轉移之機,大力打造彭州家紡服裝產業,制定產業布局規劃,加強政策配套等。調研報告引起了彭州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并對部分建議進行采納。
聚智服裝產業發展
近幾年,市政協關注的目光一直圍繞在服裝產業發展上。廖年等21名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完善規范彭州家紡服裝產業總體規劃》提案,馬斌等3名委員提出的《關于盡快制定“一重一輕”產業專項優惠政策》的提案,傅建民委員提出的《關于加快彭州服裝產業發展》和《關于加快服裝產業區建設,推動彭州服裝家紡產業發展》的提案無一不是在關心關注彭州家紡服裝產業,為彭州家紡服裝產業開出了一劑劑“良藥”。
如今,這些提案中的意見、建議正在變成實實在在的效果。2011年,彭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關于打造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的實施意見》,指出將采取十大舉措,創新六種工作措施,把彭州打造成產業發展、市場活躍、物流快捷、配套完善、功能齊全的家紡服裝產業功能區,建成西部第一、國內一流、世界領先的中國西部家紡服裝之都,中國西部最大“服裝航母”已揚帆啟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