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通過出口,推動經濟發展
10年前,位于錢清的一家名不見經傳的經編小廠,因擁有一張進出口許可證,當年實際創匯90多萬美元。而10年后,這家企業已是我縣家紡十強、納稅前百強,其窗簾、窗紗、床上用品等源源不斷地遠銷美國、土耳其等80多國家和地區,實現外貿出口額2000萬美元。10年增長超過20倍!這就是浙江金蟬家紡服飾有限公司的跨越式增長“神話”。
“金蟬”外貿發展軌跡是我縣外貿市場拓展的一個縮影。
統計數據顯示,2001年,我縣自營出口實現8.4億美元,時隔10年,我縣外貿出口突飛猛進,到2011年,自營出口實現96.5億美元。業內人士指出,出口對拉動我縣縣域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不僅推動了我縣財政快速增長,也增加了就業機會,優化了產業結構。“外貿拓展擴量與提質并重,引導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縣商務局局長方優美如是概括過去10年外貿發展歷程。
外貿出口領跑全省
2001年起,隨著我國外貿體制的轉軌和放開,政府因勢利導、大力扶持,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盟自營出口,呈現出千軍萬馬做外貿的局面。當時國際貿易對企業而言,還是喝“頭口水”,利潤較高,出口量和效益均呈現跳躍式增長態勢。
金蟬家紡當家人楊來榮就是當時的“弄潮兒”。成立于1988年的金蟬家紡一直依托輕紡優勢,以臺布等經編產品支撐企業。到2001年,敢闖敢做的楊來榮通過一番努力,獲得了進出口許可證,從此,走上了外貿開拓之路,一發不可收:2002年,香港大洋服飾并購金蟬,并設立金蟬香港辦事處,發力進軍海外市場;2006年,在美國成立羲凱達公司,金蟬產品憑著優良的品質迅速進入美國市場,現在平均每十戶美國家庭有一戶使用金蟬生產的窗簾……
我縣外貿經濟在高平臺上屢攀新高,全縣自營出口長期位居全市各縣(市、區)之首。近幾年來,即便受到人民幣升值和通脹壓力,外貿強勁的增長勢頭也有增無減,已成為我縣經濟快速增長最耀眼的亮點。〉〉下轉第五版
據統計,2001年,我縣自營出口企業僅273家,外貿依存度為44.98%。到2011年,有出口實績企業達3345家,其中千萬美元的出口大戶達219家,外貿依存度達95.6%。
外貿提質促轉型升級
十年來,我縣外貿出口量始終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但過多依賴低檔產品出口,比較粗放,后勁乏力,難以為繼,弊端日益顯現。尤其是貼牌加工,利潤微薄,完全被人牽著“鼻子”走。為此,縣政府和企業都越來越感到,外貿要持續發展必須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企業出口效益,要不斷自主創新,逐步建立品牌,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為此,縣委縣政府堅持走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和共享的集約式打造區域和行業品牌之路。在廣交會、華交會等各類國際紡織展銷會和推介會上,我縣都統一策劃、統一宣傳、統一包裝,逐步創立了“全球紡織之都”的牌子,讓世界充分了解柯橋,并在區域品牌的框架下,進一步推介紹興紡織行業的企業品牌。
我縣許多企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努力創建國際品牌,贏得定價權。這些企業走出國門,在自己的目標市場建立研發、生產、營銷機構,招募國際型人才,建立全球營銷網絡,很快拓展了國際市場。目前,我縣企業已在境外設立了400余家窗口,境外商標注冊和品牌形象策劃當地化傾向相當明顯。如五洋紡織的“大提花貢緞”在尼日利亞市場樹立了品牌,其產品價格就比同類產品高出20%的價格。“米帥西服”和“朗莎爾服裝”等十多家企業也已成功躋身國際采購商供貨名單。
政策創新保外貿增長
過去十年,是我縣外貿發展的“黃金十年”。這與縣委縣政府全力扶持、激勵企業出口分不開。
在這十年里,縣委縣政府始終把外貿拓展作為政府工作重中之重來抓。2002年強勢提出“打造國際紡織品制造中心和貿易中心”;2006年進一步深化為“建設國際紡織之都和現代商貿之城”,2008年提出“打造國際性紡織品制造中心、國際性紡織品貿易中心、國際性紡織品創意中心”的新要求。2009年又提出外貿大縣向外貿強縣轉變,推動外貿轉型升級。
對企業,政府在引領的同時,進行熱情細致的服務。政府每年率領20批次以上企業參加國內外展銷,為企業帶來訂單和客戶。同時,在海關報關、外貿商檢、外匯核銷、產品認證、人才引進等方面,政府盡力為企業解決困難,提供方便。海關、商檢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地為企業組織講座,宣講政策,進行業務指導;在柯橋設立外匯核銷點,從上海引進國際認證機構,方便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