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輕紡城集聚大量的設計資源 欲打響柯橋設計品牌
今年國內舉辦了上海面料展、柯橋紡博會和廣交會等三場與紡織有關的專業博覽會。三場展會都呈現出同一特征:設計能力缺乏的參展企業收成很差,而設計能力出類拔萃的企業則賺個盆滿缽滿,體現的是強者愈強的道理。
“普通的大路貨,即便再打價格戰,也很難吸引到客戶。定位中低端市場的國際貿易商,如今很多已選擇東南亞、非洲等地為生產基地。企業要獲勝,一定得有好的設計作品。”紡博會參展企業匯維仕紡織有限公司負責人稱,公司在紡博會上訂出一百多萬米面料,主要得益于產品設計新穎。
“比較優勢正在喪失,而新的核心競爭力還沒有建立,是大部分參展企業在三場專業展上參展效果并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業內人士說,雖然柯橋已形成了設計市場,但設計這條腿還較短,只有加長短腿,才能讓設計產業跑得更快,更好地服務紡織業。
“大部分企業的創新意識不足,所謂的設計,僅停留在外觀美化階段,以迎合市場為目的,創新設計這一核心能力還沒建立起來,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浙江省現代紡織工業研究院院長胡克勤分析,長期以來,我們大量的代工生產和仿制使企業逐漸喪失了創新設計的能力,而滿足于造型上的引進、模仿和抄襲國外的設計,導致設計市場處于買方市場,下游對設計的需求主導了設計企業的設計方向,整個設計產業停留在初級階段,未能發揮出應有的引導作用。
“同樣是設計作品,無論是國內紡織企業還是國外的貿易商,更傾向于接受韓國、日本、法國、意大利等國的。這就是因為中國設計的品牌影響力還很弱。”科創大廈韓國首爾花樣設計工作室負責人金南元說。
金南元本來打算參加今年10月的上海面料展,但在與主辦方溝通過程中,卻碰到了一件讓他覺得不爽的事:因為他在柯橋開有設計工作室,上海面料展把他的展位安排到境內展區,而直接從韓國、日本等地過來的設計工作室,則都安排在境外展區。
安排在境內和境外兩個不同展區,會出現兩個完全不同的結果:前者門庭冷落鞍馬稀,光顧者寥寥,作品價格也賣不高;而后者則不乏擁躉,平均每幅作品的單價也會比前者高出數倍。因此,他最后放棄了參加上海面料展。
“中國設計一定要改變依賴意識,提高自強意識。”金南元說,事在人為,地方政府和企業都應主動提高創新設計能力。
中國輕紡城集聚了大量的設計資源,從業者中也是藏龍臥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因為缺乏交流平臺,設計精髓和創新思維等資源得不到共享,阻礙了我縣設計市場的正常發展。現在,這種局面有所改變,前不久,我縣成立工業設計協會,今后將以此為平臺,多開展交流合作,引入流行趨勢,引導創新設計,培育設計品牌,使柯橋的設計產業更好地服務中國紡織業,打響柯橋設計品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