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第三屆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在南京召開
鞋如襪子般輕便;汽車不僅動力好,還特別省油;夏秋季節,別燒秸稈了,回收到工廠可讓它像孫悟空一樣“72變”;生病了,用磁納米顆粒到你血管走一遭……這一切,并不是僅存在于想象中的。昨天,江蘇省第三屆國際產學研合作論壇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在南京召開,來自英、法、德、芬蘭、以色列、俄羅斯等國的科學家們,帶來“高新科技匯”,涉及吃穿住用方方面面。
最輕便的鞋,讓你感覺穿的是襪子
你是不是總感覺鞋子太笨重,或者不跟腳?芬蘭一家公司帶來了“神奇的鞋子”。穿著鞋行走,像沒穿鞋一樣無負擔,有回歸自然的感覺。據說,這種鞋子是世界上最輕的,每只鞋不足100克,穿著非常舒適,就像穿的是襪子一樣。
很多人不敢穿鞋底太薄的鞋,主要是怕沒穿多久,鞋底就通了。現場的科學家說,他們的鞋,“秘密”恰在鞋底。他們開發了質地優良、厚度超薄的特殊材料,高度耐磨,柔軟防水。這種材料只有約1毫米厚,能起到保護腳底的作用,但又不影響運動。穿在腳上就像襪子一樣,根據使用者的腳賦形。最神奇的是,這種鞋底能讓20多萬個神經末梢與腳趾感受到真實而自然的地形。工作人員說:“穿上這種鞋,由于能感受到地面的變化,你的腳會因此受到按摩刺激,從而有利于腿部肌肉、韌帶,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調節。這種鞋最適合戶外活動較多的人、兒童,還有運動員。”
一粒超小的“芝麻”,鉆入血管發現病變
“我們這次帶來了一種磁納米顆粒技術,它進入人體血管后,可以在血管中漫游,找到病因,并且拍攝病變的微小細節。”
帶來這項新技術的,是德國自然與醫學科學研究所。該所的技術推薦人員熊昕介紹,這種磁納米顆粒非常微小,比芝麻小很多,它能夠輕松鉆進人的血管中,通過體外控制磁場,讓納米顆粒產生一種局部的機械信號,按照醫生指令工作。它會在血管中游動,一旦遇到病變的位置,因為“磁”動力改變,就有可能走不過去,發現病變后,可以在這一病變位置,進行連貫的CT照影或是B超拍攝,拍攝病變處的每一個微小的細節。熊昕說,目前該技術已經經過了動物實驗,進入了臨床前期的準備工作,相信不久就可以用于日常醫療中。
秸稈能變成葡萄糖、紙漿、柴油
每到夏秋農忙,都有農民會燒秸稈,不僅污染環境,而且是一種浪費。“中國每年都有好幾億噸的秸稈,這些秸稈燒了太可惜。”芬蘭科伯利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倪艾薩介紹,他們公司有生物精煉技術,在芬蘭有一個加工廠,把蘆葦變成葡萄糖、生物乙醇、化肥等。
倪艾薩說,在芬蘭,關于秸稈回收已經有很好的經驗。秸稈到了工廠,就變成了寶貝。通過蒸煮、發酵、洗選、漂白、水解等一系列工序后,秸稈變成了紙漿、葡萄糖、柴油,甚至可以變成生物化學品。提煉程序并不復雜,成本也不高,可以讓秸稈來個“72變”。
倪艾薩介紹,他們公司的加工廠投入2000多萬歐元用于產品研發,并形成了100多項專利。目前,這些技術正在尋找市場,尋找合作伙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