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極皮革產業如何完成華麗蛻變
皮革產業是無極縣第一支柱產業,支撐著該縣縣域經濟的“半壁江山”。但是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政策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幾經變革的無極皮革業,又一次站在了命運抉擇的重要時間節點上。
是沿著舊路繼續走下去,還是用壯士斷腕的勇氣,來一次脫胎換骨的華麗蛻變?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無極縣做出了正確的選擇——“整合前期,延伸鏈條,綠色環保,園區聚集”,憑借一組虎虎生威的“組合拳”,該縣闖出了一條皮革產業提檔升級、跨越趕超的“陽光大道”。僅今年1-10月份,該縣皮革業就實現產值194.6億元,同比增長30.3%,實現利稅16.1億元,同比增長27.8%。
淘汰落后 合力攻堅
徹底淘汰落后產能,實現產業由粗放型、初級加工型向集群式、精深加工為主轉變,加快整個皮革業的轉型發展。是今年無極縣制革業實施升級改造的首記重拳。
“我們企業此次升級改造中,光是淘汰的落后設備、廠房等價值就在6000萬元到8000萬元之間。”在位于該縣經濟開發區南區,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建設的福瑞得皮革產業園,總經理趙彥斌感慨萬千:“長痛不如短痛。如果再不進行轉型升級,那么整個無極皮革產業將無法保住。”
“長痛”,指的是在新形勢下,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低、環保不達標的無極皮革業如繼續“因循守舊”,不思改變,必定會淹沒在時代的浪潮之下。而“短痛”,則是該縣對當地皮革業進行的大刀闊斧的全面整合升級。
“皮革產業必須結構調整、轉型升級,要樹立敢破敢立的思想,勇于從危機中抓住機遇,在困境中浴火重生,科學決策,以變圖強。”無極縣委主要領導同志告訴記者,對于無極皮革業今后的發展來說,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條,改慢了也難逃被取締的命運,產業轉型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無極皮革已經打下了一個很好的產業和市場基礎。無極皮革業升級改造的內、外條件已完全具備,當前正是整合提升上檔的最佳時機。
為尋求高端指導,該縣多次邀請全國、全省皮革行業權威專家講解行業環保政策、產業政策以及皮革業發展的嚴峻形勢。并組織相關部門及當地皮革企業負責人多次奔赴浙江海寧、江蘇睢寧等地考察當地的皮革企業,這使得當地各級領導和制革企業深深認識到皮革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緊迫性和可行性。
思路清晰了,目標明確了。現在,當地眾多的傳統皮革企業紛紛開始了轉型升級之路。一方面是對污染嚴重落后工藝的堅決淘汰,構建綠色、環保皮革產業示范基地;另一方面是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皮革終端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
趙彥斌告訴記者:“以前我們只能做到藍濕皮,產業鏈很短,但是等入駐產業園區后,就能一直到底了,從毛皮、藍濕皮做到成品皮和成品,整體效益比以前至少能夠翻上一番。今天的停步,是為了以后更長足的進步。”
壯士斷腕 強力治污
“污染問題決定著皮革業治理整頓、轉型升級的成敗,是關系制革業生死存亡的最重要、最關鍵的因素。”無極縣委主要領導介紹說:“我們經過了科學預算,確保制革企業的停產整頓不會影響到全縣皮革成品的生產。”{page_break}
今年2月底,該縣通過實施“休克療法”,全部關停所有制革水廠,對全縣制革企業全部進行停產整頓。在此基礎上,各企業制定升級改造方案,改進生產工藝,實行清潔化生產,對審批通過的企業,進行3個月的試運行觀察,達到要求后經批準才能正式投入生產。
在位于該縣張段固鎮齊洽村北的天同齊盛皮革股份有限公司里,工人們正緊張有序地從一輛輛外地牌照的貨車上往下卸毛皮。“我們共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全面提檔升級,其中包括新上一條意大利生產線,以及按照中國皮革研究院的設計要求,升級污水處理系統,將污水進行分流分治。”該公司總經理李會軍告訴記者,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該公司今年3月到4月,全部停工進行設備和技術的升級改造,4月份到現在只做制革的后期工序,毛皮和藍濕皮全部都從外地運來。等改造升級驗收合格后,再恢復毛皮、藍濕皮等前期工序。
同時,該縣還通過引進現代制革工藝,強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并將皮革廢料集中處理利用,從源頭上解決污染隱患。為確保目標如期實現,無極縣成立了推進制革業升級改造指揮部,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和指揮長,實行縣領導分包企業責任制。在全縣相關單位構建打擊非法制革共同責任機制,從全面停產、方案制定到改制改造、組織驗收等全程負責,確保制革企業升級改造期間全部停產,整改到位,堅決杜絕擅自開工生產等行為。
重組升級 羽化成蝶
福瑞得皮革產業園北行不遠,便是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在總排污口可以看到,經過了企業自身處理、皮革污水處理廠以及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多道處理的污水清澈透明,聞上去沒有任何異味。
“為求端本正源之效,縣里對皮革污水處理廠和城市綜合污水處理廠再次進行擴能改造,現在,皮革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由3萬噸擴建到5萬噸,而綜合污水處理廠由6萬噸擴到8萬噸,制革業污水將全部實現進廠處理、達標排放,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皮革業生存發展的瓶頸。”該縣相關單位負責人介紹道。
解決了污染這一“后顧之憂”,該縣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實現了產業集聚發展、跨越發展。在對原有9家皮革公司整合后,最終形成4家股份制公司統一進駐無極皮革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其中福瑞得皮革公司、金馬皮革公司、軍城皮革公司3家企業將異地搬遷至正在建設中的福瑞得皮革產業園,齊盛皮革公司1家企業就地改造。
整合重組、升級改造后四家股份制企業將以全新的面貌出現。通過引進先進現代制革工藝,強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嚴格執行清潔化生產標準,全面推進皮革業清潔化生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從源頭上控制污染。
通過這次全面提檔升級,無極皮革業將實現從初級皮革產品向高附加值、高端皮革產品轉變,預計到2015年,皮革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12%,達到300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達到50億元以上;利稅年均增長14.9%,達到30億元。皮革生態工業園毛皮生產能力控制在年加工550萬標張牛皮。銷售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5家,銷售收入超5億元的企業達到20家。
“以前我們只生產汽車內飾原材料,處于產業鏈的低端,附加值低,把利潤都讓給了別人。”河北迪泰汽車內飾件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海亮告訴記者,如果只生產皮革原材料,一年銷售不到2000萬平方英尺,年銷售額最高也只有1個來億。現在通過產業鏈條的延伸,從單純生產原材料發展到主要生產汽車成品內飾,每個月能銷售2萬套,銷售額提高到了2個多億。
同時,無極皮革業的轉型升級吸引了全行業的注目。南方近20家皮革制品企業來無極考察洽談并達成投資意向;投資30億元集物流、會展、新產品研發、營銷策劃于一體的中國·無極上海國際皮革城項目與上海漢唐企業(集團)公司正式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總投資15億元的卡森現代皮革產業園項目(中國最大的皮革企業卡森集團與該縣正式簽約)已正式簽約,預計建成后實現年產值50億元;中國皮革研究院準備在無極投資5000多萬元,建設“中國皮革研究院無極分院”;與世界最大拳擊手套生產企業加拿大ATF公司合作的中加合資運動手套生產線項目,正式落戶無極……這些項目建成后,對無極皮革產業的發展必將產生重大革命性影響。
通過這次華麗轉身,無極整個皮革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輝煌時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