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百貨輕解臺商渠道之憂
由臺灣市場研究機構“東方在線”攜手臺灣政治大學公企中心主辦的“2013兩岸零售CEO高峰論壇”于臺北舉行。作為臺灣零售界最重量級、最高峰之零售論壇,本屆論壇邀請了包括萬達集團高級總裁助理兼萬達百貨總經理孫靖寰在內的多位大陸主流通路招商操盤手,就臺商品牌如何登“陸”等重大話題展開全方位互動與交流,并發布了《大陸零售通路調查&臺商品牌登陸調查研究報告》。
在這份調研對象為36家臺商品牌的報告中,萬達以42%的支持率成為臺商品牌最希望合作的渠道商,位居第二、第三位的華潤萬象城和久光百貨的支持率則分別為25%和22%。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萬達百貨真正吸引臺商的,是其在渠道、業態及終端控制力等方面上所取得的巨大優勢。
輕解臺商渠道之憂
臺灣品牌商將萬達作為首選,也從側面反映了渠道于品牌市場拓展的重要意義。中國大陸地域遼闊、經濟發展水平各地均不平衡,而“需與多家競爭廠商爭搶渠道”已成為臺品牌進入大陸發展的困難之一。作為目前中國百貨業中的領先者,萬達百貨在全國一、二、三、四線及郊區、新城等渠道布局上表現出的規模化,也使此次獲得臺商支持并不令人意外。
資料顯示,截止2013年底,萬達百貨將在全國擁有76家店,門店規模數已將金鷹、茂業、銀泰、百盛等昔日百貨業連鎖規模龍頭企業紛紛拋在身后。根據萬達集團的預期規劃,到2015年,門店數量更是將達到130家,營業面積增至360萬平方米,穩坐中國百貨連鎖行業規模頭把交椅。
萬達百貨已經向所有品牌商呈現出覆蓋一、二級乃至四級城市的巨大商業版圖。近年來,隨著一線市場飽和趨勢愈來愈明顯,萬達百貨已加速自己在三四線的擴張腳步,在銀川、廊坊、晉江等此類三、四線城市,萬達百貨已經成為這些城市的地標性建筑。
“對臺商品牌商而言,擁有快速的渠道鋪設能力往往是前期進入大陸市場的核心戰略。”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萬達百貨深至三四線城市的渠道優勢,以及其在黃金地段的占位,不僅在市場上有令臺商品牌消除時間、地域差異,同時還意味著臺商品牌將獲得最佳的品牌教育時機。”
“一旦臺商品牌開啟與萬達百貨的合作,意味著他們將獲得輻射全國的渠道布局優勢。”該人士如是說。
四業態推動品牌多元化
臺灣品牌一直被認為是具有獨特性、有辨識度的品牌來源地,而在品牌知名度、營銷操作上卻明顯落后大陸品牌等競品,也正因此,臺商品牌在消費者偏好及銷售量上一直表現平平。在臺商大陸發展所遇困難一問題的調研中,有16.7% 的品牌商認為“品牌知名度低不易獲商場親睞”。
針對此現象,萬達百貨已開始著手進行打造多業態并行的商業模式,意圖使市場區隔更加合理,有效加強商場內品牌辨識度,而不致消費者與品牌同時迷失。
“不同于普通百貨無視市場差異一刀切式的渠道建設”,業內分析人士稱,“從社區生活店、時尚流行店到精致生活店、高端奢華店,萬達百貨內打造的四種百貨業態,雖然在商場內并行但區隔辨識性極強。”而根據記者了解,未來每一個萬達百貨都將精準對接不同城市級別、不同消費能力,以形成與當地市場緊密結合的差異化經營特色。
據此猜想,在萬達百貨四種業態并行的商業模式驅動下,臺商品牌完全可以步步為營,逐步提升在大陸品牌的知名度。而萬達百貨也將藉此繼續拓展平臺品類,并且憑借臺商品牌集體闖入所帶來的集群效應,形成新的“吸客流”。
強勢終端把控力
如果說2013年底萬達百貨的76家分店能夠讓臺商實現“渠道占位”,那么讓眾多臺商品牌親睞合作的“定心丸”即在于萬達百貨強勢的終端把控能力。
首先,萬達百貨除了營造國內一流購物環境之外,還為品牌客戶提供資金安全、現場管理、員工管理等終端管理服務。基于此前有品牌專賣店出現數名收銀員合謀私收百萬營業款先例,萬達百貨還為品牌客戶提供終端管控方案,建設統一的收銀系統,嚴控資金安全鏈,以此來使品牌終端在萬達百貨享有充分保障。
其次,萬達百貨的連鎖百貨模式,也使客戶免去了與工商、消防、稅務等有關部門直接對接的繁瑣過程,品牌商只需備貨和準備營員便可開始營業,品牌商可更專注于經營層面。
第三,“總對總”對接,節約效益顯著。萬達百貨全國規模龐大,但在招商、營銷等層面的溝通環節上,品牌商總部直接與萬達總部對接,即可將指令全面傳達至各門店,形成通力合作的同時,也極大地節約了雙方人力物力成本。
隨著中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轉變,臺商品牌抱團登“陸”只是外來品牌開拓中國市場的冰山一角,中國市場本身難以避免的復雜性、多元化,也讓眾多國外品牌止步不前。而萬達百貨憑借著對中國市場及中國消費者的理解,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的品牌進人中國的黃金合作伙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