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市場不景氣,服裝廠提前放假
年關將至,本該是棉服市場最火爆的時候,然而,蓉城做服裝生意的商家們卻高興不起來。
“一點也不像往年!哪有12月份了還天天大太陽的,天氣這么暖和,都沒有人買冬裝了。”昨日,李女士向成都商報記者反映,由于今年暖冬現象明顯,那些做服裝加工、自產自銷的老板們都給她抱怨,“棉衣賣不動,工廠都準備提前放假了”。今年的冬裝市場真有這么“秋”嗎?記者昨日走訪了荷花池大成服裝批發市場和郫縣安靖鎮的部分服裝加工廠。
商家:“銷量減少了2/3以上”
在荷花池大成服裝批發市場內,記者看到,大部分商家都在搞促銷,一件男士加棉夾克的價格多在150元~280元之間。說起今年的生意,商家們紛紛搖頭說賣不動。
“你隨便去問哪家都一樣,今年的生意不好做。”一樓一家名叫鱷中鱷的店家對記者說,他賣了5年的服裝,今年的銷量是最差的,“具體減少了多少還沒統計,反正要是繼續這么出太陽,棉衣肯定是賣不動。”
據一位商家介紹,冬裝批發從當年9月開始,最多賣到次年的1月,一般是在當年國慶有一個小高峰。“但今年的網購太厲害了,國慶那幾天也沒多少人買,估計銷量會減少1/3。”
面對旺季銷售的蕭條,許多商家甚至不惜虧本出售,二樓一家叫紅衣坊服飾的女老板說,為了減少庫存,她現在每賣一件衣服都要賠錢,說起天氣對今年冬裝銷售的影響,她坦言,“銷量減少了2/3以上”。
加工廠:“好多老板都回去了”
批發零售市場的冷清也傳遞到了加工生產棉衣的廠家,不少商家的衣服來自郫縣的加工廠,由于生意不好,現在一些加工廠都停產了。
昨天下午,記者來到了位于郫縣安靖鎮的雍渡社區。在一些家庭式作坊內,生產機器還在轉動,但一些門口立著加工廠牌子的門面已經關門了。在陽光路1000號某幢樓下,記者看到一些生產包裝好的男士冬裝正堆在門口。這家服裝加工廠的老板王先生說,這兩個月的訂單明顯比去年少了很多,“你看旁邊那些店都停產了,大家都在開玩笑說今年要提前過年了,好多家的老板都回去休息了。”
記者隨后走訪了該社區的多家服裝加工廠,發現不僅是生產棉服的企業,那些做服飾輔料和針織布紡的上游企業也產量銳減,“棉衣賣不動了,自然對原料的需求量也減少了。”一位做襯衣壓領的熟練工稱,老板正在考慮讓他提前放假,“往年生意好的時候可以做到第二年1月,但上周老板給我說,最多做到下周五就可以回家了。”
業內:暖冬和網購是主要影響因素
在采訪中,許多商家都提到了天氣的因素,大成服裝批發市場賣女士羽絨服的鐘女士說,“天氣對冬裝市場影響最大。今年冬天晴天多、大太陽,羽絨服自然賣不動了。”
也有商家表示,現在網購的盛行也對傳統冬裝店面的銷售造成了巨大壓力。“‘雙11’時,我自己都在網上買了兩件衣服,更別說現在的年輕人了,都喜歡在網上購物。”一家做了5年男士冬裝生意的女老板說。
不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天氣固然是一個重要因素,但傳統服裝企業如果還是用老思維埋頭生產,只會走向沒落。曾擔任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的羅謙對記者說,“現在的傳統服裝行業正在經歷一個變革期,服裝企業只有認真研究當下消費形式和網絡環境的變化,才可能持續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