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鞋服引入“智慧生產線”助推產業發展
設備智能化 新手就能操作
“今天的這些設備,好多都讓人大開眼界。”恒利針車城董事長曾勝利拿著一個皮革鞋面向記者介紹,“這是一臺機器做出來的,除了鞋面上的縫線,還包括這些穿鞋帶的洞,都可以一起做出來。”
他指著鞋面前半端的弧形縫線說:“像這樣的弧形縫線,如果要工人來做,必須是熟練工才行,但運用了有關的設備,只需要把鞋面固定在模板,放進機器就能自動車線,設備還帶有沖孔裝置,車完線后就自動沖孔,直接把鞋面上的洞都打出來,又整齊又快。”
曾勝利激動地表示,這不僅僅是一臺機器整合了原來車線和沖孔兩道工序,更關鍵的是這樣的工作不再需要熟練工來做了,而且產能會大大地提高。“一個新來的人,可能學習半個小時就懂了,只要懂得把鞋面正確地固定到模具再放到機器里,后面的工序都是自動化的。”他表示,按照一個工人一個月2400元工資計算,這樣一臺機器大概能頂得上10個工人的產量,而機器的價格才3萬多元,和一個月的人工成本差不了太多。
在現場,一臺全自動縫下擺繃縫機也吸引了很多人駐足觀看。據工作人員演示,只要把T恤的下擺繃在機器的兩個軸端,機器會自動轉動縫邊。“兩個轉動軸之間的距離可以調整,適應T恤的尺碼,更重要的是機器車出來的下擺縫邊是整齊一致的,折進去的長度非常統一。”他拿出另一件人工縫制下擺的T恤來對比說,“人工縫制的,有時候線會走歪,車的邊長度也不一定整齊,自動化設備能規避人工縫制產生的各種問題。”
據介紹,這種全自動縫下擺繃縫機是第一次亮相福建。“以前需要熟練工的工序,現在一個新手也可以做了,把T恤往機器上一套就可以了,而且一個人就可以同時操作兩臺機器,就可以實現很高的產能。”有關人員透露,泉州已經有一家體育品牌對這一設備感興趣,并表示將下單4臺,這意味著只要2個人,就可以完成T恤下擺的車縫工序。
高新技術撐腰 遠程監控作業
“智慧生產”活動展出的高端設備還有很多,匯集了福建福誠,法國力克,日本兄弟、飛馬、關西、標準等國內外知名縫制設備制造商的最新裝備,還有甲骨文公司等高科技企業,共同為泉州紡織服裝企業呈現一場融合“互聯網革新”、“產業云平臺”以及“智慧生產”的行業盛宴。“一般情況下,紡織服裝企業想要了解最前沿的行業信息和動態,必須出國,因為頂尖的縫制設備、信息化設備的生產商全在國外,而且要逐座城市去走。”福誠(中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宏鈞表示,這次則聚集了來自美國、日本、法國等國家各行業的龍頭企業,展示最領先、最前沿的設備。
如果說尖端設備為泉州紡織服裝產業提供了一條節約人力成本的快速通道,那么其他高新技術,則帶來了更多“一站式解決方案”。“如今紡織服裝行業已經不是縫紉機車得快一點就可以適應時代的了,自動化設備一定會介入更多的生產環節,甚至介入設計。”福誠的董事長林宏楠介紹說,紡織服裝產業能夠運用的自動化設備還包括服裝輸送自動化、智能分配等設備。
現場展示的智能制衣吊掛系統,把一件單獨西裝的制作分解成22個工作站,每站之間都采用吊掛輸送,據稱可以減少75%的半成品堆積空間,而且實現單件流程生產。“傳統的工序,可能產品檢測環節都是一批產品一起送去檢查,一旦需要返工,可能整批產品都要重新做,而這個系統有品質檢查功能,如果不合格,可以單件返工,監控品質,也讓生產更加規范化,提高了產量。”工作人員介紹說。
“現在的服裝設計是二維設計,從設計到最終的樣衣出來,可能需要做3次的樣衣,但現在的設備可以提供3D模型,讓設計師直接在3D模型上進行樣衣的微調,直接一體成型,這樣不僅速度更快,而且減少了布料損耗,節約成本。”林宏楠說,這樣的解決方案,能夠為現在很多服裝企業從訂貨制轉向配貨制、買手制提供條件。“這個肯定是一個趨勢,利用自動化的設備,讓服裝業更有競爭力。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更多業界人士來思考。”他說。
林宏楠認為,通過云平臺,紡織服裝還可以實現設計步驟的“扁平化”。“以前可能設計師設計出來的款式,要經過品牌商選擇、市場檢驗,現在在投放市場之前,就可以放進云平臺里面,讓大家投票選擇,要票數超過1000件才考慮投產,避免了設計環節的浪費。”他說,其實云技術并沒有業界想象的那么神秘,只不過是把線下交易線上化。
“以前可能是認識的人和認識的人做生意,如今,一個東西放到云平臺上,可以讓更多不認識的人之間達成交易。”林宏楠表示,借助云技術,紡織服裝產業在各個環節的成本將大大降低。
現場還有高新技術企業做了“商品預審和訂貨平臺演示”,以及包括APP、OA在內的“產業云平臺場景演示”等科技成果轉換實體表現形式,涵蓋了“商品結構—商品企劃—設計研發—貨品組織—預選訂貨—采購計劃—生產環節—品質控制—現有銷售方式”整個流程,基本解決了整個服裝業各個環節的問題。
借助產業云平臺
實現以銷定產
自2011年以來,從紡織到染整,從面料到成衣,泉州紡織服裝全行業進入了技術升級的快車道。低碳原材料的研發力度不斷加強,企業生產線的“智慧”程度不斷提高,傳統的紡織服裝企業不再傳統,已經成為產業技術革新的新領域,而在當今的互聯網經濟時代,“產業云平臺”已經成為紡織服裝“智慧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
泉州云衣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帶來的一套通訊系統,也致力于為企業提供整體的解決方案。“以前中國制造的產品賣到海外去,客戶需要來看工廠,檢查資料、監督貨期等等,現在只需要在生產車間裝一個攝像頭,客戶通過系統就可以完全了解到產品的生產情況。”公司銷售經理林水河指著一個像電視一樣的設備說,“這臺設備像電視一樣,也配備了遙控器,有菜單選擇,并且可以數據同步,培訓、開會、互動等等都可以實現。”他表示,這套程序還有移動端口,意味著只要有智能手機或者平板電腦,就可以實現“移動會議”,“企業可以即時了解到供應商的生產、終端的銷售情況,免去了奔波的時間和成本。”
在林宏楠看來,終端渠道一旦引入了大數據管理,如今品牌企業針對VIP客戶的管理,比如發放VIP卡、生日促銷等等活動都顯得很“小兒科”。“什么是真正的大數據分析,就是它可以通過數據來分析消費者習慣,幫你找到消費者需求。比如某個品牌的客戶,他每次來店的時間都是下午6時至8時之間,買的都是深色服裝,偏向商務類型……所有的這些進入系統,就可以分析出消費者偏好。信息技術甚至能夠達到這個客戶一走進店里,就提醒導購人員叫出這個人的名字,并且能夠知道這個客戶的喜好,導購人員就可以非常有針對性地接待、推薦產品,這樣一來客戶對品牌的黏性就很高。”他介紹,今后服裝業一旦進入“大數據”時代,通過一些品牌APP軟件等,甚至可以實現客戶出現在店鋪方圓多少距離之內,品牌就自動發送促銷活動信息,或者針對客戶喜好推薦產品,這樣能夠提高客戶的進店率與成交率。
“業界傳說很廣的‘啤酒+尿布’的促銷方式,就是通過大數據才分析出來的并成為一種落地措施。”林宏楠表示,服裝產業的“大數據分析”就可以實現品牌更加貼近消費者需求,品牌能夠知道消費者喜歡什么,進行產品組合、捆綁銷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