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生產景氣指數下滑 新疆價格補貼須把握比照參數
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國家棉花產業技術體系研究指出,中國棉花生產景氣指數(CCPPI)2013年再次下滑39點,年內在最高點200與最低點153之間波動。2014年CCPPI將繼續下降,預測全國棉花產業將呈現棉紡“恢復性”增長和生產“縮減性”擴大的分化態勢。
中棉所2014年中國棉花景氣報告預測,受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和國內外棉價差縮小的雙重有利影響,國內棉價將呈理性回落,價差縮小。受全球經濟回升影響,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長,棉紡織用棉數量也將恢復性增長。同時,進口棉滑準稅率基數提高至1000元/噸,減少配額外追加數量,原棉進口有望加以控制。
在消費恢復性增長和進口適量控制條件下,國內庫存減少,壓力也將減輕。然而,受臨時收儲政策的取消與植棉成本高昂的不利影響,農民對棉價和植棉收益的期望值下降,穩定面積的難度加大。據監測,內地植棉意向減幅超過兩位百分數,西北減少意向也在擴大。當前正值棉種銷售旺季,然而各地棉種市場并不景氣,大多處于徘徊之中。
報告認為,今年我國將在新疆試點目標價格補貼措施,農產品生產采用“目標價格補貼”是“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有益嘗試。因此,要把握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設計的初衷,首先要把握好目標價格補貼的資金強度。建議選定主產品的產值和純收益作為目標價格補貼的比照參數,設定低于一定目標的純收益作為目標價格補貼基礎數值。
據中國棉花生產監測預警數據,西北棉區前3年(2011~2013年)植棉純收益平均值827.8元/畝,假定以前3年純收益平均值的92.5%即766.03元/畝作為目標價格補貼的基礎數值,單位面積補貼基數資金為256.1元/畝,對應棉農籽棉交售價為7.33元/千克,即每千克籽棉售價比前3年平均值8.39元/千克將下降1.06元,降幅12.6%。
報告建議同時啟動農業保險。西北棉花目標價格資金256.1元/畝是基于正常年景。如果棉區災情發生或災情偏重,這一補貼顯然是杯水車薪,因此要采用農業保險措施。一是做到應保盡保和提高賠付率,這是解決農業生產因災減收和致貧問題的有效對策措施。二是借鑒美國棉花災害賠付做法,當收益低于預期值時保險補償及時啟動,政府只對超過預期收入10%以上的收入損失部分進行賠付,其余收入損失部分則仍由農戶承擔,農保針對一定區域而不是每單個農場(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