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舉辦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產業發展論壇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產業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3月26日,中國長絲織造協會一屆四次理事擴大會暨產業發展論壇在京召開。圍繞“以產品差異化、環境友好化實現可持續化”這一主題,行業領導、專家和長絲織造骨干企業代表就如何進行市場細分,化解同質化競爭,規避結構性產能過剩風險;如何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承擔社會責任等熱點問題進行交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徐文英表示,過去一年里,長絲織造行業在國際市場推廣和加快技術改造兩個方面的表現值得肯定。在內銷受到一些阻力的情況下,許多企業把眼光放在了正在復蘇中的國際市場,牢牢抓住國際市場恢復的最初契機,取得了好的成績。2013年企業在自動化、精細化道路上繼續努力探索,機器換人也小有成果。但在行業發展中也面臨著節能減排形勢越來越嚴峻、人力資源趨緊等問題,必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
徐文英認為,企業優勝劣汰趨勢更加明顯。從節后開工情況看,訂單向大型企業轉移趨勢明顯,尤其是規模大、產品品質好的織造企業開工情況好、訂單足。大企業資金充足、生產穩定,管理先進,能夠吸引更多的訂單;而中小企業則面臨著比較嚴峻的形勢。產業結構調整,勢必要淘汰不適應市場變化的企業,中小企業應憑借自身船小好調頭的優勢,生產特色產品,避免與大企業正面交鋒,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獨樹一幟。
分析今年的發展形勢,徐文英認為,在市場方面,要重視內需市場的開拓;在生產方面,要清醒面對產能階段性、結構性過剩;在原料方面,要關注棉花和PTA、化纖價格走勢。他提出,長絲織造企業首先應堅持科技創新,細分市場,走產品差異化道路。要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建立健全企業新產品開發隊伍和機制;提倡建立以新產品開發為目標的上下游產業聯盟;要積極大膽地走出去。其次,應做好品牌建設,全面提升企業素質。要結合上下游產業鏈聯盟,把面料品牌向下游深度推廣,讓優質品牌與一線品牌、時尚品牌聯姻。再次,應向管理創新要效益。有的企業面對當前節能壓力,提出了“節能管理”理念,通過科學管理和計劃,應對錯峰電價、用電總量指標、單耗指標等節能要求,合理安排生產,既實現了節能目標又達到生產要求。還有的企業通過機器換人對生產進行科學管理,減少人為差錯,緩解了用工壓力,提高了生產效率。另外,面對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企業早做早主動,應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做環境友好的領跑者。
針對沿海發達地區資源配置越來越緊張,許多優秀長絲織造企業感到成長空間不足的困境,徐文英認為,應重視做好產業轉移工作,具體應該落實在“加工基地外遷”上。他說:“產業發展向成本洼地流轉是客觀規律。企業應該像候鳥一樣,哪里溫暖去哪里,哪里有益于生長在哪里做窩。”
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程皓、東華大學教授李毓陵等專家也就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新型纖維在長絲織造領域的應用,紡織產業節能減排政策和技術,產能過剩時期的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作了詳盡的介紹。嘉興市鳴業紡織有限公司、巨誠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宏峰紡織集團有限公司、華懋(廈門)織造染整有限公司等企業的代表則分享了他們在產品開發、差別化發展方面的經驗。
此次會議上,授予江蘇大豐市小海鎮為“中國長絲織造產業基地”。另外,還舉行了第三批中國化纖長絲面料精品生產基地授牌儀式。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與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授予江蘇聚杰微纖紡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為“中國化纖長絲超細纖維面料精品生產基地”、蘇州志向紡織科研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防寒服面料精品基地”、吳江市佳運達噴織廠為“中國化纖長絲大提花面料精品生產基地”、吳江市天緣紡織有限公司為“中國化纖長絲色織服裝面料精品生產基地”、福建龍峰紡織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為“中國錦綸長絲服裝面料精品生產基地”的榮譽稱號。
會上同時發布了2013年長絲織造行業經濟效益50強排名,并頒發中國長絲織造協會2013年度優秀統計員和優秀統計單位證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