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皮革鞋料市場開業倒計時 招商已完成60%
近日,記者走進原信泰集團120畝的廠區,正門口和大廈頂都已經換上了“溫州皮革鞋料市場”的招牌,只有辦公大樓上還沒來得及撤下的“信泰集團”幾個字,顯示著這里原先的主人。
市場一期9月底試營業招商已完成60%
溫州紡織皮革鞋料市場位于甌海區婁橋產業園,是根據溫州市政府的有關文件批準籌建的,也是該市首批“退二進三”項目。在溫州市、區政府的幫扶下,市場于去年5月取得了工商登記證,由此幫助信泰邁出擺脫危機、做強實業最有力的一步。
11日,記者來到溫州皮革鞋料市場看到,市場改建工程已接近尾聲,內部商鋪裝修基本完工,正在進行外立面裝修,入口處的六層立體停車庫在緊張施工中,一個五星級的大市場已初具雛形。據介紹,一期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建有商鋪1800個,先期開業的是A、B、D三幢。從市場配置來看,內部統一配置中央空調、新風系統,光是包括自動扶梯、貨梯、觀光電梯在內的電梯就多達85部。“等經營戶搬進來,道路清掃完畢,馬上就可以開業了。”市場銷售負責人表示。
新市場的優勢是明顯的。一方面,依托溫州火車南站、甌海大道(大道專賣店)與104國道的區位優勢,市場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借助金改的東風,并利用“退二進三”的政策,向皮革鞋料市場的轉型,不僅為信泰資產重組找到突破口,也順應了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市場方面預計,待二期建成開業后,年交易額可超200億元。
新老市場對接不暢“一號工程”盼“一號政策”
作為溫商回歸一號工程,皮革鞋料市場將為溫州實體經濟的發展注入正能量。但在政策扶持、產業培育方面,呂衛國坦言還存在不少瓶頸。
受地理條件限制,原先位于河通橋的舊鞋料市場“低、小、散”,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如何把老的市場搬遷掉,新的市場建設好,做好新老市場的有序對接,是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呂衛國表示,目前溫州專業市場的產業鏈不清晰、布局不合理,導致產業優勢正在漸漸流失,很多溫州企業選擇轉向外地發展。“只有建立一個統一的專業市場,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才能走出惡性競爭的困局,形成集聚優勢。”
為了承接起老市場搬遷的功能,新市場提出了一系列補償措施。6月份,溫商聯合投資中心作出決定,為入駐的舊市場經營戶讓利1億元,對每戶遷入市場的經營戶給予每平方米1000元的補償,免一年的物業管理費,對搬遷有現實困難的100戶經營戶免收3年租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