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發展的“湖南樣本”
在國際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今天,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生產自己所需要的一切物品,同時也不可能完全消費自己所生產的一切物品,都需要通過國際貿易來調劑余缺,進而保證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但對外貿易雖然重要,作為內陸省份的湖南卻并不占優,其2013年進出口總額僅位列全國第21位就是一個例證。而今年前10個月湖南外貿卻增勢強勁,同比增長23.9%,較全國水平高20.1個百分點,著實吸引了媒體與網民的眼球。
不可否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已經與過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別,下行壓力較大,結構調整陣痛逐漸顯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不斷增多。但雖然面臨著困難與挑戰,敢為天下先的湖湘人民卻沒有退縮,而是清醒地認識到了外貿中存在的加工貿易比重偏小、出口商品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并對制約外貿發展瓶頸的這些問題逐一分析原因研究解決,于真抓實干中助推全省外貿增速領跑中部,打造出了令人贊嘆的外貿發展“湖南樣本”。
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做大做強出口優勢產業,堪稱湖南外貿風風火火的關鍵因子。依托著湖南已有的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軌道交通設備、電站及輸變電成套設備等優勢產業,湖南近年來積極承接配套行業和企業落戶瀟湘大地,想方設法支持企業做大做強,走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道路。湖南與中國五礦集團自2009年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來不斷拓展合作領域,五礦有色金屬控股有限公司發展成為湖南省首家千億企業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
面對外貿疲軟的現實情況,湖南祭出的第二個法寶,就是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近年來由于核心技術缺失,與美德日等機電產品出口強國的技術相比,湖南在工程機械出口方面就存在著較為懸殊的差距。有鑒于此,湖南積極鼓勵有條件企業改進設計和工藝,推動其采用新材料、新技術,研發自主知識產權,提升產業深加工能力,提高產品附加值,并想方設法引導加工貿易企業進入全球價值鏈中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的產業,也確實取得了效果。
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時,湖南還進一步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開拓市場。今年以來就組織了拉美礦業暨基礎設施國際合作懇談會、蘇里南項目推介會等20余場“走出去”促進活動,與1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與37個國家和地區某些經貿項目達成初步合作意向。辛勤的努力換來了累累碩果,今年前10個月湖南對東盟、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出口就分別增長了71.1%、106.3%、33.7%,足以令所有湖湘人民為之振奮。
湖南外貿大踏步向前發展,還離不開通關能力的提升。先前湖南通關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發展,但配套的現代物流、資金融通等服務體系的發展卻相對滯后,已經成為進出口貿易和大規模承接加工貿易轉移的瓶頸。有鑒于此,今年以來湖南建成卓志外貿綜合服務體、湖南省通關代理中心、岳陽城陵磯進口汽車和肉類指定口岸平臺、朝鮮物投平臺、益陽黃金首飾加工平臺、墨西哥“兩聯盟一平臺”等9大外貿平臺,大大推動了外貿的發展。
要想實現湖南外貿的跨越式發展,還不能少了政策發力。在這方面湖南更是可圈可點,除了用足用好出口退稅、出口信貸等政策,加大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的外貿發展環境外,其還積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幫助企業建立國外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進而通過對外投資帶動外貿出口,最終形成新的外貿增長點。這樁樁件件都激發了企業的積極主動性,為湖南外貿的逆勢上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再好的政策若是得不到落實也是白搭,徐守盛、杜家毫等湖南主政者就曾多次強調要抓好落實。就以湖南從今年起啟動的外貿“破零倍增”計劃為例,其年初就將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到企業、園區、縣市區。為了促進落實,湖南還建立了“月通報、季督查、年總結”工作機制,切實加大督查力度,嚴格考核獎懲,確保了“破零倍增”目標任務全面完成,今年前10月全省857家企業“破零倍增”實現外貿業績58億美元就是一個例證。
毫無疑問,當前我國經濟已經轉入“新常態”,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別。在這種新常態下,湖南也已用實實在在的作為向我們證明了一個道理,即只要把工作做細,把環境做優,把服務提升,就能適應這種新常態取得新發展。相信在如此理念指引下,湖南外貿一定能實現追趕式跨越發展,經濟結構必定會質量更好結構更優,發展前景也將更加穩妥可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