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新思路:哈爾濱要開拓價值創新的高端領域
“哈爾濱在‘十三五’市場戰略中的作用和地位,離不開全中國服裝產業這樣一個大的背景、體系的支撐。”在研討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中國服裝協會名譽會長杜鈺洲,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國強,黑龍江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王麗梅和來自全國10個省市的服裝行業協會人士一起深度研討,思潮碰撞,尋求中國服裝“十三五”市場發展戰略中的可實現的新思路,尋找以哈爾濱為代表的,北緯45°寒溫地帶秋冬服裝產業市場突圍戰略的新選擇,尋求實現多方共贏,帶動行業交流,推進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的新組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共同推動中國服裝“十三五”市場發展戰略及“一帶一路”戰略構想實施。
主旨交流
哈爾濱要開拓價值創新的高端領域
在快時尚服裝消費時代,為什么有些國家的快時尚服裝產品在我們的市場大賣,而我們自己企業生產的快時尚服裝,卻大量存放在倉庫?在昨天的研討會上,杜鈺洲從設計的中介作用、服裝產業生態等方面,為哈爾濱的服裝業發展提出了發展建議。
“設計就是把消費和生產聯系起來的中介。”杜鈺洲如是說。
杜鈺洲指出,在美國考察期間,他看到,有的服裝企業市場預測非常精細化,有些服裝流行預測會以周為單位。在設計圖出圖前,大量市場預測人員會分赴世界各地進行實地調查,從各種細節搜集材料,形成厚厚的一本消費心理分析報告,這份分析報告則是一個藍本,就成為服裝設計師的未來設計提出方向性指南。
而哈爾濱的服裝產業發展出路在哪兒?杜鈺洲指出,哈爾濱發展的目標不是要簡單地把服裝制造業搬到哈爾濱來,而是要開拓價值創新的高端領域。服裝制造、原料、流通,都是創新點。
讀懂客戶和顧客的心理,創造符合顧客心理要求的產品,以效定產,以市場定產。實現服裝產業在信息網絡時代的云制造,打破藝術與非藝術界限,專業界限,區域界限等各種束縛。
北緯45度、四季分明、瞄準秋冬產品……哈爾濱將以明晰的服裝產業發展思路,在服裝產業升級的新時期,和全國各地服裝產業實現共贏。
互動研討
站在北緯45度打開世界之窗
“新銳、高端、秋冬季為主,北緯45度……”清晰的定位,哈爾濱從時裝周到服裝產業發展,緊扣哈爾濱服裝產業最優勢特點,在今天這樣一個轉型時期,哈爾濱服裝產業將發揮自己的歷史使命。在昨天的研討會上,北京服裝紡織行業協會名譽會長常青指出,哈爾濱依托深厚的歷史文化的背景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將在幾個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溫州市服裝商會秘書長王心阜也指出,哈爾濱提出關于北緯45度秋冬服裝的概念,并把它作為一個趨勢來研究發布,很有新意也與北方服裝市場的特色、傳統的消費、文化的品位、歷史的底蘊等等相吻合。“我們國家從政府層面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的概念,意義非凡。”王心阜認為,哈爾濱優勢用一個字形容就是,“冷”。一冬藏四季,四季服飾在哈爾濱都有廣闊市場。
溫州服裝是樹立南方的時尚圈。哈爾濱是北方的時尚。全國服裝業應聯手,實現行業互動、市場互補、平臺互建。
遼寧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王翀認為,未來,哈爾濱在倉儲方面與遼寧的合作前景廣闊,比如說可以建立電子商務的一個承接。“遼寧泳裝出口30%在俄羅斯,未來的發展,遼寧首先要跟黑龍江聯手,要借助哈爾濱的窗口。希望通過哈爾濱北緯45度的窗口,在國家服裝協會的帶領下,能利用好這樣的窗口平臺,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
立足東部絲綢之路經濟帶實現產業升級
山東省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劉建國指出,哈爾濱的服裝產業有政府的支持,有充沛的勞動力資源,而山東作為中國服裝的一個加工制造大省,服裝產業體量大,制造企業很多,閑置的設備很多。雙方的合作前景廣闊。比如,如果山東的服裝企業把一些設備拿到哈爾濱,幫助哈爾濱的服裝企業進行人才培訓,在產業升級的新時期,雙方就可以實現共贏。
“未來,一定是中國服裝設計師原創品牌的高速成長期。”廣東省服裝協會會長劉岳屏介紹,廣東目前已出現了定制企業的集約店,服裝企業已做到了三天牛仔褲就可以交貨,消費者自己可以diy,diy以后,在線上下單,在線上定貨,線下體驗,三天給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