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欽騏尋找品牌的靈魂
朱欽騏是設計師出身,從接觸Georg Jensen起,就對其簡約的風格很是欣賞。他判斷,極簡風格始終是設計的終極方向,也將品牌定位于此基調。“日本的禪宗、中國明代的家俱,還有很多現在流行的國際奢侈品大牌,設計都很簡約。”他隨手為記者畫了一把丹麥的國寶椅——Y-Chair,“該設計汲取的正是中國明式家俱的簡約風格,過去100年,很多西方的設計師大量地將中國元素融入其設計,以東方元素改變國際設計的潮流興起了。”
在丹麥坊間,有這樣一則諺語:“如果銀會說話,講的一定是丹麥語。”而Georg Jensen正是丹麥銀飾的翹楚,成為丹麥皇家的御用品。據悉該品牌的創始人喬治·杰生先生被認為是過去300年來最偉大的銀匠。品牌被收購之后,朱欽騏認為,一方面要保留銀器的傳統,同時開發新的品類。記者在北京國貿三期的品牌專賣店中看到,品牌現今采用的材質更為多樣,既迎合了消費者對設計的追求,也滿足了一部分人對材質的期待。
事實上,對于這個剛剛進入中國的新興奢侈品牌,讓消費者了解品牌的基因、設計與文化最為重要。現在朱欽騏50%以上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中國市場上,他考察了一線城市多個商業地產項目,“中國的百貨商店現在開得太多了,開專賣店是品牌最好的宣傳方式之一,但是我們一定要慎重地挑選好位置,不求多,一邊走一邊看。”朱欽騏說。
朱欽騏向記者坦陳,在傳統百貨銷售慘淡的今天,以品牌體驗為主的Home成營銷正在趨勢性興起,這是種更溫和而有效的品牌宣傳方式。“Georg Jensen源于丹麥,作為非主流的奢侈品牌創始國,中國消費者對于丹麥文化的了解還十分有限。”他認為,現在消費者對于某一品牌的理解與喜愛,不僅僅是對品牌設計本身,更對設計師、品牌文化甚至其國家文化越來越感興趣。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啟發了朱欽騏,他說該片讓中國的美食找到了“根”,而經營Georg Jensen也需要找到丹麥文化與品牌的契合點,與中國消費者親密溝通。
目前Georg Jensen的中國團隊正忙著籌建“喬治·杰生之家”,“人們不僅可以在融合品牌核心理念和細節的空間里閱讀Georg Jensen的歷史、欣賞源于自然的經典設計、享受高端銀器定制服務;同時品牌將以此空間為基地,尋求與更多中國本土的藝術家、設計師、創意精英深入對話和合作,不斷向國人呈現最具國際前瞻思考和潮流魅力的跨界藝術活動。”Georg Jensen品牌相關負責人為記者展示了未來品牌之家的功能藍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