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服裝謀突破 積極應對市場挑戰
隨著國內勞動力成本不斷上行、國際宏觀經濟形勢持續低迷,平湖服裝企業的外貿訂單不斷減少承接國際訂單、出口創匯向來是平湖服裝業的一張“王牌”,然而近年來平湖服裝外銷的比例一直在下降,從2013年的62.31%下降為2014年的不到60%。
“這幾年,由于工人工資成本增加等因素,外貿訂單向內陸城市和東南亞國家轉移,公司減少了三成訂單。”平湖市杰圣特服裝有限公司是平湖市一家中小型服裝企業,公司總經理沈龍杰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生產的產品60%用于出口,40%為內銷,早幾年公司出口的比例要更高一些。
正如沈龍杰所說,一部分國外訂單向內陸城市和東南亞轉移了,而勞動力價格正是吸引訂單轉移的主因。沈龍杰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目前平湖當地服裝企業除了提供養老保險和公積金外,一個成熟的服裝工人年工資在4.5萬元左右,一個車間主任在6萬元到8萬元之間。而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一個服裝工人的年收入相當于人民幣1萬多元,差距巨大。同時,一線勞動力短缺、新生代農民工的“高流動性”也使平湖服裝產業遭遇挑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在繼續為‘喬丹’等品牌貼牌生產的同時,也開始轉戰國內市場。”沈龍杰說,憑借內外銷“兩條腿”走路,公司去年產值達到數千萬元。
近年來,平湖市提出了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戰略,服裝產業正是當地首個由投資-出口模式向創新-內需模式轉變的產業。據了解,在2014年平湖服裝產業中內銷產值70.4億元,占比48%,比上年同期上升4個百分點,內銷產值增長率為11.34%。平湖市經信局局長劉皆安表示,這預示著平湖服裝將由最初的加工國外品牌出口向生產自主品牌出口的方向轉變,這將對平湖服裝的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事實上,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訂單多為低端訂單,中高端訂單繼續向平湖大型規模化企業集中。平湖市10強服裝企業的產值占平湖服裝規上企業產值的比重逐年提高,目前已達四成以上。”平湖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說,以平湖市10強服裝企業之一浙江伊思佳服飾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目前的外貿訂單已經安排到了10月底,而內銷的YISIJIA戶外服裝品牌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有了近30%的提升。這家曾經給大企業做加工、做“貼牌產品”的企業,正是憑借自有品牌打開了內銷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