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面臨著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近年來,鄭州已躋身“全國四大服裝集散地”,鄭州作為中國三大商貿中心試點城市之一,火車站商圈一直在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商圈中的銀基、錦榮、世貿等幾家服裝專業市場更是擔當了鄭州作為商貿城市的行業名片。
經過多年發展,火車站商圈輻射力不斷擴大變強,市場持久繁榮,在服裝價格與款式形成優勢的同時,隨著火爆生意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而帶來的“幸福的擁堵”,也被人所詬病,市場亟待升級改造。
轉型升級是政府既定方針,也是轄區企業的意愿,更是商業發展的需要。如何在新的環境下,找準定位,獨樹一幟,做大做強,重振火車站商圈雄風,是業內人士一直都在思考和努力的。
關于未來火車站服裝商圈的走向,有業內人士認為:“將逐漸加大創新力度,服裝產業鏈條和配套將更加完善、精細,形成以傳統店鋪銷售為基礎和以電商銷售為亮點的多種銷售并存的格局。”
向“展貿”轉型是大勢所趨
當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也面臨著轉型的機遇與挑戰。
“做服裝生意的,主要是拿貨,稍微大一點的商戶都不需要走零售或者小量的批發。”在格林蘭酒店經營服裝生意的方先生介紹道,“我們就是想在火車站找一個能展示和辦公的地方,但是找不到合適的。”
與方先生的處境一樣,徐女士已在火車站經營服裝生意近10年,她在附近一個酒店租用了3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服裝生意越做越大,接觸客戶的層次也高了。原來我在銀基租的小鋪,后來生意做大了,就想在附近租個高檔點的寫字樓,這樣客戶來了也有面子。但是火車站這塊歷來就是臟亂差,也沒有像樣的寫字樓,我們只能到酒店里租房間辦公,還算體面。”
方先生和徐女士的經歷并不是個案,據關注火車站多年的張先生介紹,火車站附近寫字樓形態的商場基本滿租,如世貿商城的銀座、大戶中心,雖然設施陳舊、檔次也比較低,仍然供不應求。“甚至有南方做箱包的商人,由于無法接受服裝市場內的擁堵環境,只得到附近的粵海酒店租了整層做產品展示和辦公。”張先生介紹道。
火車站商圈的品質寫字樓,呈現出嚴重的供不應求狀況,巨大需求的背后,是巨大的商機。
事實上,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正在經歷巨變。無論是銀基、錦榮、世貿等舊有市場的積極改造,還是大觀國貿等新項目的進駐,都將為火車站服裝商圈提供嶄新的形象。
鄭州正在從單一的服裝批發集散地,升級為創意設計、服裝制作、服裝批發為一體的綜合性服裝市場,業內人士預測,超級展貿綜合體或可期待,鄭州服裝市場將在3年左右走入展貿時代。
作為服裝行業的“奧斯卡”,CHIC(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成為眾多國內外品牌企業形象展示、品牌發布和交流互動的最佳平臺。
近年來,隨著“中原褲都”地位的穩固,領秀、婭麗達、渡森等鄭州本土服裝品牌正在快速拓展全國市場,并在CHIC等國際級服裝博覽會嶄露頭角,這些走向全國的服裝企業,一改以往人們印象中鄭州火車站低端、落后的形象,代以充滿設計、創意的時尚形象面向大眾。
第22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4)上,中部大觀國際商貿中心(以下簡稱大觀國貿)作為中部地區唯一受邀參展的專業服裝市場而頗受關注,其與傳統的服裝批發“大佬”如北京大紅門、廣州白馬、四川九龍同臺亮相,憑借前瞻性的設計,在賺足眼球的同時,也為服裝產業唱響了“中部好聲音”。
“目前商業地產投放量過大,同質化競爭激烈,加上網絡電商的沖擊,對商業地產影響巨大,沒有創新的思路和產品就很可能會被大浪淘沙。”大觀國貿商業總經理鞏巖冰表示,在目前市場發展的大環境中,只有不斷地探索,以多元化的模式進行開發。用創新的思維、創新的模式去做好每一個產品。
不同于現在火車站商圈的任何項目,大觀國貿項目擁有奪眼的鉆石外觀,“一花四葉”的建筑規劃通過環形連廊將四棟大樓有機連為一體,還具有獨特的“雙首層”設計,消費者通過道路上的天梯可直達三樓T臺廣場。這一創新性服裝商業綜合體,還將為經營者打造全新的展貿平臺,提供良好的電商服務,實現線上線下有機互動,推動鄭州時尚產業集群的形成。
正是因為一直堅持這樣的商業策略,大觀國貿雖然是后起之秀,但是在火車站商圈的影響力卻越來越大,成為了火車站商圈屈指可數的受到消費者青睞的商業項目。
據悉,與大觀國貿緊鄰的錦榮時裝城,也將于近幾年完成升級改造,其思路和大觀國貿不謀而合,而從大觀國貿所作的更超前更合理的交易模式、即務實又高大上的硬件支持上,可以看出這兩個升級改造項目作為集金融、商貿、文化、旅游、商業及藝術中心于一體的大型一站式集群商業中心,其業態的多元化發展,也將有力推動原來中小型產品零售、服裝批發等中低端商業產業的轉型。
這一切,都說明,火車站服裝商圈正在發生巨變,不久的將來,這里將徹底告別簡單“傳統批零”這些舊有標簽。
“互聯網+” 推動終端模式變革
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看似使得火車站商圈的優勢有所削弱,實際上則為這個傳統服裝流通的老大哥插上了再次振翅高飛的翅膀。另外,隨著紡織服裝行業步入新常態,終端模式的變革,“互聯網+”的催化,個性化消費潮流興起,作為渠道中間環節的流通市場商家無疑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火車站服裝商圈的變化,符合批發市場外遷,政府對著力打造火車站商圈商品展示、零售和電子化交易市場的要求。
新的經營業態中“現代展貿”就相當于“樣板間”的功能,而電子商務則起到“無店銷售”的體驗功能和實體店的渠道拓展,兩者結合后,大倉儲、大物流完全可以外移,這將大大弱化現貨批發所帶來的人流和物流的困擾,有助于培育更加高端的商業形態。
在專家們看來,超級展貿綜合體對加快服裝產業升級換代,帶動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人流的良性擴張都會作出突出的貢獻。對區域經濟的良性再造、服裝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裝資源的合理配置也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運營過程中會極大地彰顯這一商業形態的黃金價值魅力。
中國市場管理實戰專家、北京大學“智慧商城與數字貿易課題組”組長兼首席專家胡寶鋼認為,“展貿”功能將是近期和將來一段時間內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發展趨勢,將取代原有傳統市場的批零功能,并將創意、金融、服務、設計、貿易等周邊功能囊括其中,強化其新的商貿模式,弱化其傳統的批發模式。抓住這一發展趨勢,將是以鄭州火車站服裝商圈為代表的傳統商業項目的轉型方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