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紛紛增加餐飲業態
記者了解到,這兩三年,很多餐飲品牌加快了市場擴展的步伐,呈現出階段性的供不應求。不過,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購物中心餐飲擴張速度太快,導致了新的同質化,同業競爭也在加劇,幾年前快速擴張的服裝品牌同質化在餐飲版塊重演。
消費者選擇多了,餐飲消費也會越來越“一陣風”:一段時間小清新火了;一段時間探魚火了;現在杭州菜外婆家又火了。廣東省流通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表示,餐飲潮流的風向很難預測,但明顯出現了盲目跟風的行為。這有點像炒股,一窩蜂開戶,賺錢的只有少數。即使有菜系本身特色,也必須具備可以吸引人氣又無可替代的“拳頭”賣點。
承租能力差、利潤薄,曾經被商業綜合體不看好的餐飲業態,現在儼然從配角的位置走向了主角。在傳統商場同質化嚴重的情形下,似乎大家都將餐飲業態作為救命稻草和聚集人氣的重要手段。
近日,廣州華駿實業有限公司宣布,擬投資2500萬元,對已有的太陽新天地內部商業結構進行調整,將首層至6層部分商業店鋪調整成餐飲店鋪,擬新增餐飲面積13372平方米。太陽新天地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餐飲區域集中在6樓、7樓、8樓和負一層,占總業態比例23%,餐飲面積增加后,業態占比將控制在30%以內。
無獨有偶,廣州友誼前不久宣布將縮減國金店1/5的面積,讓位餐飲娛樂等體驗業態。廣州友誼相關人士表示,具體的改造方案雙方仍在協商中。不過將往購物中心方向轉型,騰出空間新增的餐飲,娛樂部分會由越秀房托方面運營管理。
而地處“天河商圈”的正佳廣場,從開業至今,一直以“體驗消費”著稱,隨著商業形態的進步及消費者需求的改變,正佳也不斷調整業態比例,從去年開始,更是大幅度提高餐飲比例,如今該比例達30%。
天河城集團策劃部副總經理李文斌向記者介紹,為了抵御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沖擊,增加場內的體驗式消費,天河城不斷調整餐飲,如今餐飲在場內的品牌占比約20%。今年還引進了一批精致時尚餐飲,特色餐飲品牌8號水產市場(海鮮超市模式)等9月將會進駐天河城。
記者上周三午飯時間在黃沙西城都薈購物廣場看到,人流量還是很可觀的,但大部分人流的去向都是商場的餐飲商家和兒童樂園,純再、九毛九、澳門豆腐撈等門口還排起長隊。服裝品牌門店少有人問津。而午餐時間過后,熙熙攘攘的廣場又變得安靜起來。
上周四,記者來到了正佳廣場看到,雖然廣場里人頭涌涌,但大多數人流也是前往負一層或四層以上餐飲區,一、二層樓道基本都是“過客”。太興餐廳、宴江南、翠華茶餐廳、徹思叔叔等都排起了長龍,此外,人流較集中的地方還有兒童游樂區和海洋館。
而在太陽新天地,“外婆家”已成為火爆的代名詞,吸引許多消費者慕名而來,7樓的稻香餐廳在午飯晚飯時間也都是排長隊等待就餐。不過這種“潮汐式”人流退去之后,跟其他購物中心一樣,餐飲外的其他業態難以留住人氣。
在天河城附近上班的白領符小姐告訴記者,因為天河城里有很多特色小資餐飲,所以跟同事朋友聚餐都會特意過去,但一般吃完飯就回去上班了,很少逗留逛街。
黃文杰認為,目前有種不太好的情況,市場上一旦出現一種新的東西,大家都會爭相效仿,一擁而上。而避免這種同質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復制門檻。為什么餐飲出現同質化?黃文杰指出,因為目前看到的餐飲是容易復制的,比如菜式、環境布置等復制門檻低,所以應盡量避免簡單的菜式研發,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甚至在餐飲現場融入科技、文化、歷史元素,通過對某些元素的深挖,提升復制門檻,讓特色保持得更久,避免一哄而上導致一哄而散的結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