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進生”逆襲:大潤發19年未關一店的秘密
說起零售業,很多人可以隨口說出沃爾瑪、家樂福,甚至國內的永輝和華潤萬家,對于大潤發,在很多人眼里只能算是后起之秀。但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報告,2011-2013年,大潤發連續三年在“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千”榜單中排名第二(華潤萬家第一),超越了沃爾瑪(第三)和家樂福(第五)。轉型撐起了大潤發“王者”稱號。從最初的倉儲到大賣場,從最初的堅持全國統一架構到劃分為大區制,從不想做電商到嘗試O2O,大潤發一直在轉型。
據年報數據發現,大潤發之前未曾關店,也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關。大潤發營運租賃的租金從2010年的11.69億元提升到2014年的20.45億元;在總營業額中的占比從2.1%提升到2.4%。2013年上半年,大潤發租賃租金收入是10.95億元,而場地經營租約支出是10.09億元,租賃收入已經高于支出。
2014年大潤發營業額的年復合增長率是15.3%,而租金的增長率是21.6%,大潤發租金收入與開支的差距日益拉開,收入已經超出支出1.77億元,這意味著大潤發僅靠超市外的場地收入,就已經夠繳納全部場租,超市內的場租費用為零,并且超市僅通過轉租就能獲得上億元的收益。由此可以預測,只要大潤發堅持謹慎選址的原則,未來一段時間也不用“無奈”關店。
根據公開資料了解到,大潤發是一家臺灣的大型連鎖量販店(大賣場),由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所創設。1990年代,臺灣的紡織產業面臨人工成本高漲、海外低價競爭的威脅,紡織產業在臺灣逐漸步入了夕陽工業的命運,潤泰集團的主要企業潤泰紡織也面臨相同的問題。所以,潤泰集團開始尋求轉型,擴大自己的投資事業的范圍與規模,在零售領域,于1996年創建了大潤發。
1997年,大潤發進軍大陸市場,分別設立上海大潤發及濟南大潤發。由于當時其經營者主要來自于臺灣的幾家工業企業,對于零售業是外行,所以大潤發模仿萬客隆,采用了倉儲模式經營。1998年7月,大潤發在上海開的第一家門店就是采用倉儲超市的模式來經營,開業之后盈利狀況不太理想,當時家樂福、沃爾瑪、易初蓮花等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跑馬圈地,擴張勢頭咄咄逼人。
大潤發開到第三家店的時候,認識到繼續堅持在大城市發展,形勢將非常不利,于是將重心轉移至華東、華南一些富裕省份的二三線城市。為了適應二三線市場,大潤發中國區CEO黃明端將原本供工商業采購的大潤發倉儲改造成一般消費者都可以進入的大賣場模式,也將大陸市場分為了華東、華北、華中、華南與東北五大區,以盡快實現本地化。
為了引進更具國際觀的營運管理模式,為邁向國際化連鎖事業跨進一步,大潤發母公司潤泰集團于2001年與法國歐尚集團合資。潤泰集團以15.73億元將臺灣大潤發67%的股份轉讓給了歐尚集團,大潤發變成了外商合資公司。同時,雙方在香港設立了香港太陽控股公司,根據當時的股權協議,潤泰通過香港太陽控股公司持有內地大潤發66.38%的股權,而歐尚則持有33.62%股權。
2008年是大潤發的一個關鍵點。2008年大潤發大陸市場門店數量破百,黃明端完成了尹衍梁規定的”十年開出100家店”的目標;而且,黃明端認為,在中國大陸市場達到百店以上的規模意味著可以與世界好手同場較勁了。
以大賣場業態來論,大潤發注定與沃爾瑪和家樂福要有一番龍爭虎斗。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09年初公布的一組數據:2008年,大潤發在大陸地區共有101家門店,銷售收入為335.46億元,單店年均銷售額為3.32億元;當時家樂福共有134家店,實現銷售收入338.19億元,單店年均銷售額為2.52億元。大潤發單店銷售額高出家樂福8000萬元,況且以大潤發比家樂福少了33家門店來計算,年銷售收入相差不到3億元簡直微乎其微。
注釋說明:大潤發的股票并沒有直接上市,而是由潤泰集團的子公司潤泰紡織(后改名為潤泰全球,持有中國大潤發股權16.7%)、潤泰建設(后改名為潤泰創新,持有中國大潤發股權10.85%)以及法國歐尚集團持有67%股權。
大潤發在2009年迎來大爆發期。2009年,大潤發(包括歐尚)營業收入達到454億元,占據11.2%的市場份額,與沃爾瑪(包括好又多)持平,超過華潤創業(9.8%)和家樂福(8.2%)。同時在單店銷售額方面已成第一。
2010年,歐尚和潤泰進行股權重組,將大潤發和歐尚的大部分股權注入到新公司吉鑫,大潤發持有吉鑫49%的股本,歐尚則持有51%的股本。在新的股權構架中,吉鑫成為后來上市公司高鑫零售的控股股東,持有高鑫零售59.16%的股權。歐尚和潤泰還分別持有高鑫零售11.26%和18.91%的股份。2011年7月,大潤發和歐尚合營的高鑫零售正式掛牌上市。
大潤發在電商領域的嘗試依然是個“后進生”,黃明端曾說過,大潤發線下零售店增長很快,賺錢非常容易,而他自己之前一直看不懂電商模式,所以不想去做電商。2011年他曾與京東CEO劉強東以及京東投資人高瓴資本張磊有過交流,看到京東虧損高達17億元,覺得很嚇人。
讓黃明端產生必須進入電商想法的是2012年馬云和王健林設立的億元賭局,當時雙方對賭2020年電商在中國零售的市場份額是否能夠超過50%。彼時大潤發也面臨實體店流量減少的危機,黃明端覺得與其被電商網站分流用戶,不如自己做電商爭取新用戶。
2013年6月,大潤發宣布進軍電商,7月購得域名“飛牛網”。2014年1月,飛牛網正式上線,飛牛網以獨立子公司的形式存在,黃明端親自掛帥。
2014年6月,飛牛網宣布與喜士多合作發力O2O,啟動“千鄉萬館”項目;所謂“千鄉萬館”就是在一千個鄉鎮開出超過一萬家飛牛網購體驗館。
2014年12月,飛牛網宣布上線生鮮業務,并且獲得高鑫零售5億元的增資,以確保其后續發展。2014年12月底,大潤發便利店——“喜士多”云超市開業,喜士多云超市采用實物+圖片掃碼+在線訂購,對接大潤發實體門店與網上商城。2014年飛牛網銷售額超過2億元。
數據顯示,高鑫零售2014年凈利潤29.08億元;2013年凈利潤為27.75億元,同比增長4.79%,但飛牛網虧損了約1.62億元。
2015年5月,高鑫零售收購了高端生鮮電商網站甫田網54.5%的股權。區別于飛牛網的主要受眾是中國普通家庭;通過甫田網,大潤發可以將線上受眾拓寬至高端人群。2015年6月,大潤發上線飛牛商城,正式開放第三方商家入駐平臺,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快速擴張。2015年9月,飛牛網上線環球購,涉足跨境電商。2015年9月,大潤發還投資了校園O2O“校呵呵”,給予其在供應鏈、物流方面的支持。
黃明端曾放言,飛牛網的目標是5年內做到國內電商前三,如今嗆嗆過去2年,飛牛網能否“彎道超車”尚不得而知。不過如果要做到“B2C行業前三名”,飛牛網還有很長的燒錢之路要走。好在黃明端很豁達,他曾表示,對于飛牛網的發展,集團的資金早就準備好了,沒有封頂。
飛牛網的未來還無法預期,不過,大潤發經營19年未曾關店卻是事實。據飛牛網聯席CEO袁彬介紹,未曾關店的原因在于:1)大潤發前幾年累積了優質的供應鏈,其中包括源頭采購的優質供應鏈,當經濟真正低迷的時候,供應商更愿意跟大潤發站在一起。2)營運質量高,大潤發全國平均單店營業額3億多,對手可能是2億不到,大潤發坪效比較高。3)因為大潤發是會員制,跟顧客之間經常有一些互動,顧客忠誠度比較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