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商場服裝品牌開始引入年輕人喜愛品牌
家住濟南市中區的白領張婧,經常購物的商圈集中在萬達、振華、玉函、銀座等幾大商場。“從去年來看,我覺得商場的服裝品牌更換的頻率比往年都快了許多。”張婧說。比如經十路上的一家商場,服裝牌子由ONLY、VERO MODA換成了拉夏貝爾和以純。經四路的一家商場中,則增加了TOPFEELING、UR等一些新的快時尚品牌。
這些牌子的更迭,是關掉,還是轉移陣地?在商場中,品牌更換又以何為依據?ONLY品牌濟南銷售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品牌的這種更迭并一定代表著關店,而是一種品牌的銷售調整。
以ONLY為例,雖然在2015年關掉了八一銀座的店、萬達百貨店,現在萬達廣場的一家店也從一樓轉到了二樓,進行裝修,但從2015年整體的店鋪數量來看,在濟南處于增長狀態。“根據統計,除了萬達百貨店一家店是因為商場政策的調整,我們關掉外,其他都是轉移銷售區域。”該名負責人說,比如他們將在丁豪廣場、領秀城商圈等開設新的店鋪。
以振華商廈為例,其服裝品牌原來的年齡層偏成熟,但其所處的經四路商圈,目標人群多以80后、90后的年輕族群為主,所以為了吸引目標人群,在今年年初,商場引入了優衣庫和H&M及無印良品等快時尚品牌,隨之,也引入了拉夏貝爾等受年輕群體喜歡的國產女裝品牌。
在商場中品牌更迭是品牌說了算,還是商場說了算?“由商場來決定。”振華商廈總經理助理逄育濤說。商場會根據兩個方面來決定淘汰舊的品牌,增加新的品牌,一方面是調研,另一方面也會考核其營業額。這個頻率一般在半年—1年的時間,即在這個頻率中,商場會根據調查結果更換相應的品牌。
相關鏈接:
哪些服裝品牌在關店或者減少專柜?從近日,紡織印染服裝資訊平臺發布的“2015年中國本土服裝品牌店更迭名單”中,或許能得到一些答案。
數據顯示,艾格凈減236個虧損百貨專柜。原因是服裝企業受電商沖擊,再加之租金的增長,使得關閉業績不好的店面成為了及時止損的選擇。
佐丹奴,關店190家。原因是,服裝企業進行關店將產生大量庫存,消化庫存勢必會影響業績,這也正成了企業銷售額及毛利不佳表現的一項重要原因。
百麗,零售網點減少167家。原因是,在市場飽和、成本上漲、電商持續性沖擊等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女鞋品牌單純走規模化、拼產能降成本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行不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