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迎來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
近日,2016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時尚論壇暨環東華時尚周在東華大學的延安路校區盛大舉行,而今年的主題則是“絲路·理想之光”。
作為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的品牌項目,今年活動以“絲路·理想之光”為主題,集“學術論壇、專業展覽、設計大賽、時尚秀場、創意市集”等于一體,融入“一帶一路”元素,不僅邀請“一帶一路”沿途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機構、品牌、院校前來參加,更通過發布新銳設計師創意作品、舉辦首屆外國留學生服裝設計大賽、邀請中國時裝設計金頂獎獲獎者陳聞作客校園等推進時尚創意人才培養。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之稱。作為歷史上南方絲綢之路、唐蕃古道、茶馬古道段的重要參與者,西藏毗鄰“一帶一路”戰略帶省份,又與印度、尼泊爾等國接壤,是中國與南亞國家交往的重要門戶。本次時尚周期間,應我校邀請,西藏大學專家做客學術論壇,與國內外時尚產業、文化和教育領域的研究者共同探討新絲路上時尚都市的建立和發展。此外,該校藝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的師生設計作品還將在4月19日晚開幕聯演的舞臺上發布,這也是藏大師生服飾設計作品首次走進上海高校,亮相大學時尚周。
據悉,今年環東華時尚周子活動之一的“海上絲綢之路在非洲——肯尼亞紡織品藝術展”也極具“一帶一路”看點??夏醽喪呛I辖z綢之路位于非洲的終點。此次肯尼亞紡織品藝術展為上海乃至國內少有,以肯尼亞現代紡織品為主,具有鮮明地域文化特色,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感受肯尼亞民俗風情的無窮魅力。作為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單位,這是我校繼2015年在肯尼亞莫伊大學開辦全球唯一一所紡織服裝特色孔子學院以來,學校在促進中非文化與教育交流與合作方面推出的又一積極舉措。
“城市記憶”是城市形成、變遷和發展中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本周起,在上海紡織服飾博物館內,一場以“城市記憶”為主題的《新中國時尚流行變遷圖片展》將帶領大眾追尋服飾變遷中的城市記憶,訴說中國人的“穿衣”故事。展覽以上海為點,沿海城市為線,內地城市為輻射,通過選取30個城市,聘請30名服裝專家,以新中國成立至今為時間軸,以個體成長歷程為情景軸,深度挖掘自己、家人、親朋、鄰里的服飾生活照片,本次展出的210幅作品正是從征集到的3000余幅新中國時尚流行變遷圖片中精選而成,為觀眾展現了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城市海派時尚特征的服飾流行演變軌跡。
王棱煜是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的一名準畢業生,在2016秋冬上海時裝周上,她和23位小伙伴代表學校組成新銳設計師團隊首登滬上知名的800秀場,用活力無限的設計作品為時裝創意創作的發展增添新的靈感。這些年輕設計師還將亮相本次環東華時尚周,并有望通過上海時裝周和環東華時尚周舞臺的檢視,代表中國大學畢業生參加今年6月在倫敦舉行的倫敦畢業生時尚周。據了解,東華大學新銳設計團隊均來自畢業班。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圍繞綜合型和創新型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開展本科生綜合教育改革,專門設立“東華新銳設計師”培優支持計劃并于2015年正式啟動,此次新銳團隊登陸上海服裝周和環東華時尚周,正是該計劃實施以來,其人才培養成果的首次集中展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依托校內教育教學改革,學校在推進時尚創意人才培養過程中還格外重視發揮校友資源育人作用。今年環東華時尚周就請來了93級校友、中國服裝設計最高獎金頂獎獲得者陳聞來校舉辦“亦圓亦方——陳聞藝術綜合展”,師生將通過系列靜態展、動態秀等一睹這位服裝設計大咖如何將藝術與牛仔創新結合,通過跨界設計讓原本粗獷的牛仔服裝煥發出別樣的藝術魅力。
創意人才培養不僅面向中國學生,更覆蓋外國留學生,首次登陸環東華時尚周的國內首屆外國留學生服裝設計大賽傳遞出這樣的“新鮮”教育意味。決賽中,來自國內20所高校所選送的26個國家留學生將通過34組服裝設計作品,開展不同國別、民族、地域文化之間的時尚創意交流。
東華大學黨委書記朱民表示,東華大學將繼續堅守大學使命,潛心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努力服務社會,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以環東華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為核心,進一步拓展至建設虹橋時尚創意產業集聚區,為上海國際時尚之都建設作出不懈努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