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購物中心依舊供不應求 遠遠還不夠
“2015年商業項目開業數量十大城市中,上海以26個排名第一?!鳖R獾律虾9静呗灶檰柌靠偨浝黻慃惲照f,項目以體量8萬平方米以下的社區型及區域型項目為主,且集中在9月及12月開業,一定程度上與金九銀十及大型節假日的促銷季有關。
“但受到供應增大,品牌發展限速等影響,開業速度有所放緩,實際開業率61%,新入市項目大多分布在中外環周邊,部分向外圍擴散,且都注重體驗化、特色化的經營策略?!标慃惲疹A計,隨著項目增量井噴,競爭態勢升級,上海商業地產將呈現局部區域超飽和布點、結構性過剩的狀態。
“但優質的購物中心依舊供不應求,與此同時,落后的項目將被降級淘汰。預計2016年,將有大批外來開發商入滬。”陳麗琳表示。
“就各業態經營而言,在去年11月整體營業額首次同比下跌,其中百貨及專業專賣在電商影響下下滑最為明顯,同比下滑分別為3.6%及2.7%,不過文化娛樂、餐飲業態延續強勢在增長,同比增長分別為14.88%和13.28%。”陳麗琳說。
在此情況下,商場運營也出現了新業態新“玩法”。睿意德上海公司租賃服務部總經理杜斌介紹道,眾多日韓臺灣風格的文創零售、生活集合店紛紛入駐大型購物中心。
根據中商數據最新發布的上海淮海路商圈監測報告,預計2016年,街鋪將迎來“2.0時代”,沿街商業有望再現繁榮。
“一般而言,商圈內沿街商業是購物中心及百貨存量的3-4倍,而淮海路沿街商業無論是存量還是占比都位居上海核心商圈首位,倍數更是高達4.7倍。” 中商數據總經理周長青說,沿街商業提供了豐富的特色定位和快速更新的貨品,既躲開了電商沖擊,又區別于購物中心的品牌同質化,因此位于核心區域內的街鋪租金居高不下,且以特色餐飲及零售為主導。
“隨著大數據更多應用于消費者畫像描摹以及運營監控,開發商和品牌商得以更加有效地掌握商圈人流變化和行為軌跡?!敝荛L青表示,“大數據在商業地產這一垂直領域的深入,更加精準地針對消費者需求引入特色品牌,將為商圈的升級提供有力的保障。”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運動’也成為2015年度的一大品牌動向,射箭、攀巖、卡丁車……新的運動品牌開始進入,兒童運動品類興起,購物中心的主題出現了新的選擇:運動概念?!倍疟筮€表示,除此以外,醫療主力店也進入購物中心,齒科、體驗中心、中醫養生在國內購物中心更為盛行。
另外,在杜斌看來,商場運營將來的趨勢更傾向于為顧客打造“朋友圈”,即基于聚集的人群可分類為“專業”社交圈、“愛好”社交圈,“社區互動”社交圈等。“例如灣里書香就是花店、書店、設計師品牌、咖啡館的結合,為設計師提供社交平臺?!?/p>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