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各大購物中心轉型 態度很積極
“去百貨化”的大趨勢不可避免,而如何應對這種趨勢,則是目前的關鍵——轉型,是業內的共識。
不僅傳統百貨在謀求轉型,購物中心也在轉型。但是,怎么轉,往哪里轉,目前還沒有一個絕對可行的、可復制的模式,大部分轉型仍處于探索中。不過,至少已經開始啟動了。
讓我們從一個樣本的觀察開始。
羅賓森購物廣場一樓,有一家“風車茉莉”餐廳,于去年9月23日開業——在此之前,這個店面是一家名為EIN的服裝店。從2012年入駐羅賓森購物廣場,EIN因經營不善等各種原因,在2015年關門,一共生存了3年。
據商場負責人說,“風車茉莉”餐廳所在之處,在EIN之前,該店面加上周邊及樓上關聯的整片區域都屬于一家叫WIR的快時尚個性潮流小百貨店。不過,這個面積達1500平方米的小百貨店,因經營等問題在2012年退出。
這幾年,在經歷了百貨店退出、服裝品牌店退出之后,羅賓森購物廣場的管理方稱,由于這一片租金相對較低,同時靠近居民區,所以將規劃為兒童教育區,再配上適量的餐飲店。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這一片的一樓,不僅有babygo兒童攝影館,還有YUYUTO游樂場,而二樓則有小小運動館、蕃茄田藝術等。
這個樣本可以看做目前購物中心轉型的一個縮影——服裝等零售業退出的同時,兒童主題、餐飲等店家正在大舉入駐,取而代之。
根據羅賓森購物廣場提供的數據,零售業(服裝、鞋類、手表等)的面積占比從65%降到45%,餐飲業則從22%增加到35%,娛樂方面以前只有一家電影院,而如今游樂場、電玩城等相繼入駐,占比大幅提升至約7%。
根據記者的走訪,中閩百匯呂厝店內部分區明顯,穿插了“兒童世界”,以兒童為主題,售賣服裝、玩具、嬰兒車等商品,還有一個免費的游樂場。
而在東百蔡塘廣場,二樓的服裝、數碼類店面,偏向傳統百貨;三樓的業態開始豐富起來,有一些餐飲店、理發店和KTV,而兒童業態更為明顯,如六一兒童物語、樂贏科技中心等,還有大量童裝童鞋的店面;四樓則趨向娛樂,如美食城,也有電影院、動漫城等。
記者在SM百貨的3樓看到,原來傳統零售柜臺的區域,新增了一家兒童雕發館,小朋友坐在汽車、飛機造型的椅子上,由發型師為他們設計卡通造型的發型。
“兒童是家庭的重心,吸引一個小孩,可以帶動一個家庭的消費。” SM百貨副店長官榮娟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