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店消失時代廣場結構調整
“GUCCI(古奇)店呢?”昨天中午,有半年沒來首都時代廣場的蔣菲繞著大樓轉了一圈,一打聽才知道,GUCCI店幾個月前就關門了。連鎖關張的還包括COACH(蔻馳)、Versace(范思哲)等名品店。“這些店面在裝修呢。”一位大廈工作人員這樣解釋。而來自西城相關部門的消息,名店陸續搬走與首都時代廣場的業態結構發生調整有直接關系。據悉,首都時代廣場將由商業向金融業轉變,成為國字頭金融企業總部或北京地區總部。
長期以來,地處北京最繁華地段的西單一直沒有走出“北熱南冷”的怪圈。長安街北側一派經濟繁榮景象,而街南邊則少有人問津。業內人士分析,此次長安街南邊首都時代廣場悄然轉型,將對傳統定義下的西單商圈帶來一次新的變革。
探訪
關門的名牌店外面包起白色擋板
原來臨街落地玻璃窗上都是世界知名品牌的廣告,如今大幅廣告已經被白色擋板取代;而原來首都時代廣場的標志——一個3米高的大寫“M”,如今被兩個阿拉伯數字“8”取代,現在大廈名稱叫西長安街88號。
時代廣場一層目前只有4家店面營業,GUCCI(古奇)、COACH(蔻馳)、Versace(范思哲)、Ferragamo(菲拉格慕)等名牌店已相繼關閉,木板將店面裹得嚴嚴實實。通往二層的電梯已經停運。整座大廈非常冷清,只有地下一層、二層的餐飲、電影院和超市開門迎客。記者發現,人流量最大的地區在地下二層,因為直通地鐵站。
經常來此逛街的蔣菲告訴記者,時代廣場在北京小有名氣,自從2002年建成開業以來,這里幾易其主,2008年年底,高檔百貨公司——美美百貨進駐,一些國際大牌在此云集,美美百貨成為西單地區大牌最集中的商場。
通過對10位顧客的隨機調查,記者發現這些人來時代廣場主要是吃飯和看電影。幾乎沒人在一層買過東西。“東西貴,款式不夠新,產品不夠全,商場更像寫字樓。”時代廣場在顧客心中留下的是這樣的印象。在長安街對面,中友、大悅城等商場里卻是另一番景象:中午12點,每層都有大批顧客,熱鬧得就像“游樂園”。
原因
長安街造成西單商圈南北失衡
西單絕對是北京黃金地區,號稱西單商圈。可為什么長安街南北差異如此巨大?昨天,中原地產總經理李文杰向記者分析了西單商圈“北熱南冷”的三大原因。
李文杰認為,商業環境絕非幾日、一兩年就可以形成,真正意義的商圈需要幾十年消費積累。西單地區傳統商業一直聚集在長安街以北,西單商場、中友、華威都是業態成熟的商業企業。長安街以南缺少成熟的商業設施,同在西單商圈,但“先天”無法與西單北部相比。李文杰說,造成西單商圈南北失衡的直接原因是長安街阻擋了人流向南。“理論上講,西單商業業態是可以向南擴展的,但由于長安街,制約了擴展步伐,同時阻擋了南下的人流。”
造成西單商圈“北熱南冷”的第二個原因,李文杰歸納為南部沒有形成完整的商業規模。據他介紹,西單北部商場林立,交通發達,融合了消費者所需要的吃、購、娛等所有要素,而且層次和檔次分明,為消費者提供了廣闊的選擇空間和活動半徑,成為吸引消費者的“磁鐵”。而西單南部只有時代廣場一座商業設施,消費者在此的選擇性、活動范圍都受到限制,自然不會受到青睞。
第三個原因就是南部定位高端,缺少北部大眾化消費路線的競爭力。根據統計,西單地區的消費者是30歲以內的青年,雖然具有很強的購買能力,但并非奢侈品的消費群體。在一個主打大眾化消費的商業環境里,高端業態缺少競爭力。
記者觀察
“西單商圈”只剩半條街?老字號專家連稱“遺憾”
在西單大街與長安街十字路口的南側,手帕口胡同12號曾經是北京商業企業管理協會常務秘書長高以道的家。他回憶起兒時西單地區林林總總的商號、飯莊、劇院總是如數家珍。如今,他又不無遺憾地說:“我最痛心的是西單沒有采納建成‘步行街’的建議。當時,受困于資金等因素,拆掉了一大批老字號,這條街的元氣大傷。西單大街南側更是因為‘人氣’不足,‘商氣’難覓了。”
■西單大街曾經老字號云集
西單商圈、王府井商圈、前門大柵欄并稱為三大傳統商業區。南起西絨線胡同,北至靈境胡同西口,南北長1600米、占地80公頃的西單商業區一直是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
高以道說,與興建于元大都時期的鐘鼓樓、明末清初發達起來的前門大街、民國時興起的王府井商街比起來,西單大街商圈的歷史也就一百年多一點。但這里是非常典型的老北京商圈,功能結構合理,購物、休閑、娛樂一樣也不少。那時聽戲、看電影,假日家人結伴去西單劇場、長安大戲院、首都電影院、中央電影院;解放前梅蘭芳訪美演出成功后,回京第一場戲就是在西單劇場唱的,現在那里已經變成了老商業部的灰樓。
人們購物有西單商場、西單菜市場、萬里鞋店、元長厚茶莊、天源醬園;天源醬園出產的北京最有名的南味甜面醬,曾經是很多人來北京專程要買的特色食品。拍照攝影則可以去歐亞照相館;買書逛新華書店和科技書店;夏日吃冷飲必去“公義號”栗子大王冷飲店;請客吃飯少不了要去玉華臺、曲園酒樓、同春園、又一順、烤肉宛。
■商圈南段“商氣”難覓
遺憾的是上個世紀90年代,在進行拓寬馬路等城市化改造時,一大批老字號被拆遷異地重建或至今仍未恢復。高以道說:“至今,我最痛心的是西單沒有采納建成‘步行街’的建議。當時,受困于資金等因素,拆掉了一大批老字號,這條街的元氣大傷,恢復需要時日。”
近十年來,西單大街北側經過改造,西單商場、大悅城、中友百貨、君太百貨等已經吸引了固定的顧客群,相對發展比較成功。但后來長安街定位功能確定,兩側建起兩棟行政機關大樓。西單大街以長安街為界,這個路口的西北角是中國銀行、西南角是光大銀行、而東北角是文化廣場、東南角是“美美百貨”。南段除了“美美百貨”的大樓外,很少與商業沾邊了。
高以道分析說,原本西單大街南段與北面是有機的一體,也包含購物、休閑、餐飲等,但是在拓寬馬路改造后,多數老字號未能回遷,這也導致“商氣”不足。
他講了一個笑話說,當時即便是回遷的老字號,也遭遇了水土不服。四星級酒店馬可波羅開業后曾一度把“天源醬園”安置在其間,還鬧出笑話,醬菜的氣味影響到客人被投訴,最后醬園不得不搬出。
■“美美百貨”被曝已將大樓出售
據有關業內人士透露,美美百貨母公司決定撤出,已將大廈整體賣給西城區政府,將脫離商業,改做他用。分析“美美百貨”商戰失利,高以道認為:外部因素是當時修筑地鐵4號線不得不設置大量的圍擋,這座大廈被圍擋了一小半,導致客流流失;從內部因素說,美美百貨在上海經營不善倒閉,說明其未能適應新形勢下的商業環境,高層對其定位、管理等也出了問題。他說:“如果‘商氣’斷了,要想重現輝煌,必須有商業高手整體盤活,要創造極大的吸引力才可能。”
西單商圈南段還能不能做商業?“如果西單商圈將南部徹底放棄了,只剩下北邊半條街,真是一件遺憾的事情”。高以道認為,打造任何一個商圈必須尊重歷史、尊重文化,以人為本,不能生搬硬套。過于強調現代化,將失去一座城市原本的最有特色的東西,那將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轉型
商業業態向 金融業態調整
遮擋在時代廣場名品店外的白色擋板做何而用?工作人員解釋說在裝修。對此說法,大廈的物業以負責人不在為由婉拒了記者采訪。不過西城區相關部門的消息卻顯示,時代廣場在悄然為轉型金融用房做準備。早在今年年初的西城“兩會”上就傳出時代廣場將啟動置換工作的信號,部分商業品牌店和非金融類小公司遷出,明年起引入國字頭金融企業總部或北京地區總部。根據媒體報道,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的時代廣場置換后,外立面不會有大變,內部將依據入駐金融總部企業要求調整、裝修。
對于這次轉型,業內人士認為由商業業態向金融業態調整之后,西單商圈“北熱南冷”的格局有望被打破。有人就表示,既然競爭不過北邊,轉型為其他業態模式的做法不失為一條新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