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國服改革之路
國服改革之路
中山裝曾一度被世界公認為中國的“國服”。1911年辛亥革命后孫中山設計了中山裝。1929年,國民政府將中山裝定為禮服,同年公布的《服裝條例》又選定旗袍為“國服”。中山裝雖然在建國后并未被明確定為國服,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黨和國家領導人帶頭穿中山裝,大部分國家公務人員也將其作為制服。直到現在在一些重要的國際場合,許多名人仍習慣于選擇以中山裝亮相。
李延聲委員認為:孫中山先生在當時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設計的中山裝主要著眼于政治考慮,略顯簡陋,還不能完全展示中華民族獨有東方美學神韻,因而也就不能承擔新時期國服的重任。而曾經被西方嘆為“世界上最性感的服裝”的旗袍淪為了娛樂大眾的“工作制服”,也難以重新被國人認同。
李延聲委員提案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中國對外交往空前頻繁,國服問題的重要性開始日益凸顯出來。2001年上海舉行的國際峰會(APEC)會議上,各國領導人身著“中式唐裝”集體亮相。這使得唐裝在海內外華人中迅速流行開來。然而新唐裝由于設計不夠理想,雖然華麗,但顯得不夠莊重,有點俗氣。在迅速流行之后很快又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2006年3月17日,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國際服裝論壇以“和諧·時尚·國服”為主題,邀請海內外專家為中國國服尋找答案。最近幾年,許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紛紛提出建議,要求國家正式確立國服。有鑒于此,李延聲委員特提出建議設計“中華服”作為國服的提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