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頭衣——魚袋、革帶、荷包
腰飾:
魚袋
圖解1:明孝靖皇后畫像(天涯)
魚袋是一種魚形的裝飾,通常佩戴在革帶上,是官吏出入城門、彼此聯絡的憑證。選取魚形,是取魚目晝夜不閉,有“常備不懈”的寓意。佩魚袋由唐朝定制發展而來,到了宋代,只有穿紫服的官員才能佩掛魚袋,能夠佩戴魚袋是士人莫大的榮耀。據說在填寫個人的職銜時,都須特殊申明。
革帶
圖解2: 四川成都永陵(王建墓)出土文物:玉帶(陳錦)
革帶是區分官職高下的附屬物。因在革帶上附有不同材料制成的牌飾,故有“玉帶”、“金帶”之稱,流行于唐、宋、明時期。革帶通常由帶頭、帶攜、帶韞、帶尾四部分組成。靼即皮帶,也是革帶的主件,分為前后兩節,前面一節在末端裝有帶尾,形狀以方形為主。帶垮一般都在腰部后背,因此若想了解官員的品級,從背后一看便知。穿用時為防止袍袖掩蓋,需將有帶绔的一端朝后,而革帶的兩端需要朝下,以喻示官員對朝廷的忠順。
蹀躞帶{page_break}
一種有垂飾的腰帶,以皮革為靼,帶身系掛什物,如佩刀、算袋、刀子、磨刀石、針筒、火石等。蹀躞帶本是北方人的裝飾,用其束腰便于乘騎。在胡服盛行的唐代,蹀躞帶不僅是武官的腰飾,亦是喜歡“女穿男裝”的漢族女子的青睞之物。
荷包
圖解:首都博物館:清代刺繡荷包 (陳鋒)
荷包是裝零星物品的小包,根據不同的用途可分為錢荷包、煙荷包、香荷包等。荷包的造型也是千變萬化,常見的有腰圓形、雞心形、葫蘆形、如意形、方形、元寶形……通常男子將荷包掛在腰上或同腰帶結合成為束腰的一部分,女子往往系在大襟衣上,裝飾性極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