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生產現場管理概論:管理的內涵
企業的生產現場是企業生產能力的載體,現場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整個企業實力的象征。現場以產品生產為核心,主宰整個企業的運作事務,也是職工直接從事生產活動、創造價值的場所。正是在生產活動中,職工將生產所需的各種生產要素、原料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有機組合、配置和轉化,使之變成可輸出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市場售出后實現增值,使企業取得利潤,為企業創收。
一、企業生產現場的含義
(一)生產現場
生產現場是指以完成生產任務為核心的一系列活動場所,它包括各基本生產車間的作業場所,也就是一般意義上的生產車間,其核心部門是生產部門,還包括各輔助性的生產部門和作業場所。關聯部門則有很多,如工程部、物料部、生產管理部等。
企業的生產現場是企業生產能力的載體,現場的作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整個企業實力的象征。現場以產品生產為核心,主宰整個企業的運作事務,也是職工直接從事生產活動、創造價值的場所。正是在生產活動中,職工將生產所需的各種生產要素、原料在生產過程中進行有機組合、配置和轉化,使之變成可輸出的產品和服務,通過市場售出后實現增值,使企業取得利潤,為企業創收。
在企業生產現場,因為現場的人員多(包括管理人員也多),他們所處的環境又基本趨同,所以容易達成共識并形成團隊意識。團隊會利用自己的風格影響和帶動企業的其他活動。良好的團隊意識為企業的有效生產提供可靠保證。我們知道生產型企業發展的關鍵是生產能力的發展,在企業各種活動中,什么事情都可以是活動的,可以是變化的,唯獨生產任務是死的,就算生產的產品只差一件,那也是沒有完成任務。因此,生產現場能夠準確及時地完成生產任務,就是在用事實為企業塑造形象。
良好的團隊意識能有效提高現場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進而促進生產力的提高,當現場的生產能力得到提高時,企業的產出量就增大,企業效率也會得到相應提高。
凡事有利就有弊。生產現場人員多、事務雜,牽涉諸多繁紛復雜的實際事務,所以管理起來有諸多困難和麻煩。因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生產現場是整個企業實力的象征,合理有效的生產現場管理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獲勝的基礎。
(二)服裝工業化生產的特征
服裝生產現場管理工作,就是在現代工業企業管理中,對發生的一切生產活動,按照行業本身的特點和規律,參照政府、企業發布的各項技術政策,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進行指揮和協調、檢查和控制。為此,了解服裝工業特點,對加強服裝工業的生產現場管理非常重要。服裝工業生產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之間的協作性
服裝生產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以及先進的專用設備的配備,使生產的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批量的成衣生產代替了個體或作坊式的生產方式。從生產技術進步到產品質量的提高,都是個體手工業生產無法超越的。{page_break}
但是生產技術的進步也給生產現場管理帶來了新課題,這就是針對生產過程廣泛的協作性,如何加強部門之間、工序之間的銜接和協調,使之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實踐證明,現代化的服裝生產流水作業,沒有管理就不能維護正常的生產秩序。因為,現代服裝生產,仍然是勞動密集型生產方式,好似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每道工序都有其獨立性,各工序之間又有其相當緊密的相關性,使工序之間形成有機結合。由眾多的工人合作一件產品,如果沒有合理的工藝流程及嚴格的流程管理,沒有嚴謹有效的生產技術的組織者和指揮者,沒有部門之間、工序之間的相互協調、檢查和監督,要使生產有序地進行是不可能的。廣泛的協作不僅是在企業內部,而且還會延伸到原料、輔料和供應及有關生產協作單位。由此可見,廣泛的生產協作是服裝生產現場管理的內容之一。
2.生產技術的專業性
在同一個服裝市場上,可以看到款式各異、顏色多樣的服裝產品,但是作為一個服裝企業,由于受到生產技術和設備的限制,很難做到同時生產多種類型的產品。
服裝的品種很多,按面料的結構可以分為機織服裝、針織服裝及皮革服裝;按照用途可以分為禮儀服裝、悠閑服裝、時裝、睡衣、防寒服、雨衣、工作服、童裝等。這些服裝產品的生產需要采用流水作業,并配備分工較細,使生產工人的技術單一,專業性強,在同一個生產流水線上80%的工人也只會操作幾道工序,技術全面的工人比較少。這種生產技術的專業性,將為企業的生產現場管理增加難度。
3.服裝生產對材料的依賴性
服裝是紡織工業生產的深加工產品,由于加工的性質決定了服裝生產基本上至改變面料和輔料的形狀和用途,而不改變面料和輔料的性能和質地。為此,凡是在面料和輔料上存在質量問題,將會在服裝上反映出來,轉嫁成為服裝產品的質量問題。所以,在服裝生產管理中,面料和輔料的檢驗,產品外觀的檢驗非常重要。
4.服裝生產的季節性
現代服裝生產采用流水線的作業方式,為使生產流程通暢,每道工序作業節拍以分秒計算,以保持生產的均衡性。但是生產計劃的均衡性與服裝產品實用的季節性產生了明顯的矛盾,由于服裝使用和銷售的季節性,形成了服裝生產的淡旺季,這一服裝生產的特點,給生產現場管理帶來了挑戰。
5.服裝產品因人而異
一般日用工業產品能適應大多數人的需要,是一種通用商品,受年齡、性別、職業等的影響相對較小。服裝產品卻是因人而異。對服裝使用者來說,要買一件稱心如意的服裝,至少要從六個方面加以衡量,即服裝的顏色、面料、款式、質量、規格、價格等。
6.成衣生產標準化
成衣批量性的流水作業不同于個體手工業生產方式。工業化生產的成衣要滿足一批人的需要,反映這一批人的共性,這就要有國家或企業制定的技術標準來統一,從原料進廠到裁剪、縫紉直至成品出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