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峰:把服裝設計揉碎砸爛再造
2004年,作為內地第一位時裝秀發布會,在環球金融中心第100層展示作品——作為華人設計師,王慶峰(SimonWang)在國內外樹立了不俗的口碑。不過,看到他的成衣作品,你似乎很難想象,這是一個生長在內蒙古大草原、在倫敦出道之初秉持“非民族風路線不走”原則的設計師。
近日,王慶峰帶著他當季的成衣,為大寧國際“春日狂想曲”主題音樂時裝秀打響頭炮。在悠揚的爵士樂伴奏下,王慶峰的高級成衣“浮華”(Vanity)系列在眾人驚艷的目光中登場。夸張的裙撐、打褶的花邊、繁復的綴飾、優雅的蕾絲、內衣外穿式的低胸襯裙,十套女裝洋溢出的濃郁洛可可風格,仿佛把人帶回18世紀充滿浪漫和奢華氣息的法國。
“在構思這一系列的作品時,我對來自17、18世紀的法國宮廷油畫產生了濃厚興趣。那種在華麗和優雅中,不小心流露出的清淡、甜美,激發了我的創作欲望。”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時,王慶峰談及自己的創作靈感,話鋒陡然一轉,“不過,我已經把很多民族元素‘藏’到這些設計里,只不過它們被揉碎了,改頭換面和洛可可融在一起。要細細品味,才能重新辨識出來。”
服裝設計不是民俗展示
揉碎了,砸爛了,再用這些碎片、細沙造一個嶄新的人或物,是王慶峰在倫敦學到的第一課。“我的導師科林·倫弗倫(ColinRenfrew)就是這么塑造我的。后來,設計上,我一直這么處理問題。我想,他應該是成功了。”
從小研習油畫技藝的王慶峰,個性中帶著藝術家的倔強、叛逆和憤怒。正是這種氣質,打動了在倫敦瑞文斯博設計傳播學院(RavensbourneCollegeofDesignandCommunication)服裝設計系擔任系主任的科林·倫弗倫。“我覺得你的作品,很像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McQueen),狂怒不羈。”看到王慶峰的幾張設計草圖之后,科林就認定王慶峰是個可塑之才,當即給這位憤怒的藝術家發去郵件,告訴王慶峰,他被服裝設計系提前錄取了。
“科林當時絕沒有想到,他也為自己引來了一個吵架對手。我們的脾氣都很火爆。”科林與王慶峰的沖突,緣于科林總在不斷地否定王慶峰的設計理念,“這是一個徹底揉碎的過程。科林的批評像一把重錘,一次次地、狠狠地撞在胸口上。”讓王慶峰印象最深的一次爭吵,是在一次服裝設計競賽上。
那次,懷著濃重思鄉情結的王慶峰,試圖從古代傳統蒙古族服裝中找尋設計養料。他把蒙古族服飾中的寬袍闊帶、仿生圖騰、牛角式的高聳頭飾,一股腦兒搬到成衣上來。比賽當天,他還找來幾個專業的模特朋友,正兒八經地穿上這些作品走秀。“《星球大戰前傳》里,早就有類似的設計了。所以你的作品,只能說剪裁得當,卻缺乏新意。”王慶峰好不得意之際,科林當頭澆了一盆冷水。幾周心血換來如此評價,好強的王慶峰一時難以接受,便和導師展開了幾十分鐘的口水戰。科林是那次比賽的評委主席,由于他率先表態,幾個評委也跟著他的思路批駁王慶峰的設計,那次論戰以王慶峰落敗而告終,但事后,他領悟到了導師的意思——必須對民族元素進行更深度的解讀,撥開它們的外殼,把它們的內涵融合到設計里去,才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作品。{page_break}
王慶峰參悟了這個道理之后,恍然回首,再去看一些標榜民族特色設計師的作品,不禁啞然失笑。“那種把大喜字、大開襟直接用到服裝上的做法,太直白了。用我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怎么能叫服裝設計,分明就是在做民俗展示。”
他認為,無論民族元素的應用,還是借鑒其他異域的風格,都和化妝的道理如出一轍,要做到精致、巧妙,若有似無。“仔細看‘浮華’系列,你會發現甲胄和旗袍的一絲影子。”被王慶峰點通之后,再去看他的本季作品,只見紫色和黑色的花苞式的低胸襯裙的前胸,點綴著一些黑色的鱗片狀皮革,顯然,這是尚武的蒙古族常穿戴的甲胄的痕跡。至于旗袍的影子,那更是一層“弦外之音”。“胸前開襟、裙擺開衩,那才叫旗袍?”王慶峰指著一條黑色的晚裝裙,“修身的剪裁,才是旗袍的精髓,只不過,我把它改成露背式的,更符合現代服裝的審美。”至于這條裙擺表面的黑色花卉植物,王慶峰還有另外的解釋。“那是我從電影《大開眼戒》中找到的靈感,兩性之間關系的本質就是互相猜疑,尤其是女性,更會覺得不安。裙子上布滿的花蕊——植物的生殖器官,暗示了這種女性的猜疑和惶恐,以及急于尋找安全感的心情。”
挖掘成熟女性深層魅力
“有的時候,女性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多美。我的設計,是為30歲以后的女性挖掘潛藏在骨子深處的那種美。每個女人都能成為凱特·布蘭切特(CateBlanchett)。”不過,對王慶峰而言,為經歷風霜、身上烙上歲月痕跡的女性挖掘深層魅力,本身也是一種揉碎后再造的過程。
很多設計師只是按照自己的好惡,跟著自己的感覺設計服裝,比如在紐約時裝界大名鼎鼎的華裔女設計師安娜·蘇(AnnaSui),她的設計主題永遠圍繞正在做夢的精靈女孩。“為自己的夢境設計服飾,這是安娜·蘇的幸福之處,但不是男性設計師該走的路。男性設計師的成功,往往是因為他們比女人更了解女人,比女人更知道她們應該怎么穿。了解女人的過程,難道不是把自己原來的認識揉碎了,再造一個新的我嗎?”
出道不久的王慶峰曾經在一家知名服裝品牌擔任設計總監,此時,他正對如何讓豐滿女性看上去清瘦一點而煩惱。憑借以往的經驗,他嘗試了幾種方案,效果不甚理想。一位上了年紀的女設計師了解他的煩惱后,便質問他:“Simon,你有沒有摸過40歲女人的身體?”起初,王慶峰對這個問題本身很反感,不久之后,他明白這位女設計師的良苦用心。
“你該明白,一個生過孩子的女人,身體發生了什么變化。你應該拋棄成見,真正了解這些女性,而不是呆板地按照學院教條來解決問題。”在王慶峰之后的長時間觀察中,他發現了若干“秘密”。“上了年紀的女性,脂肪常常堆積在腹部、胯部,以及大腿部分。而肋骨部分是不長脂肪的。”有了這個發現,王慶峰在為女性設計服裝時,特意把腰線提高。“腰線就在肋骨的位置,造成纖腰的錯覺。”而在腹部、胯部、大腿部位,采用花苞式設計,“這種夸張大弧線,貼合女性的這些部位,恰到好處地利用了堆積的脂肪,體現出成熟女性的柔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