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項紡織品法案將影響中國對美出口的競爭力
美國國會議員重提兩項法案,若獲通過,將對香港及中國內地出口到美國的紡織品及服裝帶來沖擊。
參議員范斯坦(Dianne Feinstein)(加州民主黨人)于7月28日再次提出《亞洲―南太平洋貿易優惠法案》(S.1443),向來自13個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紡織品及服裝提供免關稅待遇,這些國家并非美國貿易優惠計劃的受惠國,包括阿富汗、孟加拉、不丹、柬埔寨、基里巴斯、老撾、馬爾代夫、尼泊爾、美屬薩摩亞群島、所羅門群島、東帝汶、圖瓦盧及瓦努阿圖。S.1443法案若獲通過,將于2012年1月1日起向上述國家的服裝及其他產品提供免關稅待遇,這些待遇與《非洲發展與機會法案》下受惠國所獲待遇相似。
若法案獲得通過成為正式法律,所實施的貿易優惠計劃將可減低孟加拉、柬埔寨及老撾紡織品及服裝制造商的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損害中國生產商的利益。不過,法案內的第三國布料條款將令中國布料赴運至上述3國的數量急升。
與孟加拉、柬埔寨及美國其他服裝供應來源如越南、印尼、尼加拉瓜及菲律賓相比,中國內地對美國出口的服裝數量及價值均告下跌,但仍是美國最大的服裝供應地,數量及價值分別占美國進口市場35.7%及33.7%。免關稅待遇將刺激美國對孟加拉及柬埔寨一系列產品的需求,包括棉質及人造纖維長褲、內褲、睡衣、襯衫及女裝短上衣。
另一方面,眾議員基塞爾(Larry Kissell)(北卡羅萊納州民主黨人)及16名議員于8月1日再次提出《紡織品執法及安全法》(H.R.2754),對國土安全部及司法部授予資源、權力及指示,以執行美國的紡織及服裝責任。全國紡織協進會主席約翰遜(Cass Johnson)于8月2日表示,將于國會夏季休會期與參議員哈根(Kay Hagan)(北卡羅萊納州民主黨人)磋商,以便在參議院提出相似法案。
全國紡織協進會表示,其法案將擴大海關邊境保護局的權力,打擊進口商的欺詐行為,包括低估貨品價值、非法聲稱享有優惠關稅待遇、非法轉運貨品及成立幽靈公司偽冒為美國生產商。
法案原于去年提出,并在美國服裝貿易行業引起了爭議,若干條款更被指為多余累贅,而其合法性也備受質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