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中服飾文化: 哪吒不落凡塵
哪吒——不落凡塵
只見“這哪吒太子,甲胄齊整,跳出營盤,撞至水簾洞外。那悟空正來收兵,見哪吒來的勇猛。好太子:總角才遮囟,披毛末蓋肩。神奇多敏悟,骨秀更清妍。誠為天上麒麟子,果是煙霞彩鳳仙。龍種自然非俗相,妙齡端不類塵凡。身帶六般神器械,飛騰變化廣無邊。今受玉皇金口詔,敕射海會號三壇。”這是吳承思在《西游記》中對哪吒的描寫。
不錯,在人們的印象中,哪吒的形象是極其完整的,從降生到兒時再到少年英才并定格于此,從生到死,從凡人到神仙,一 個個鮮明又獨具特色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且看明代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對他的形象描寫,在故事中穿插形象,令人過日難忘:“……李靖聽說,急忙來至香房,手執寶劍,只見房里一團紅氣,滿屋異香,有肉球滴溜溜圓轉如輪。李靖大驚,往肉球上一劍砍去,豁然有聲。分開肉球,跳出個小孩兒來,滿地紅光,面如傅粉,右手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光射日……金鐲是‘乾坤圈’,紅綾名曰‘混天綾”。
“……太乙真人叫金霞童兒:‘把五蓮池中蓮花摘二技,荷葉摘三個來。’金童忙取了荷葉、蓮花,放于地下。真人將花勒下瓣兒,鋪成三才,又將荷葉梗兒折成三百骨節,三個荷葉,按上、中、下。按天、地、人,真人將一粒金丹放于居中……喝聲:‘哪吒成人形,更待何時!’
只聽得一聲響,跳起一個人來,面如傅粉,唇似涂朱,眼運精光,身長一丈六尺,此乃哪吒蓮花化身,見師父拜倒在地。
真人傳哪吒火尖槍,不一時已自精熟。哪吒就要下山報仇。真人日:‘槍法好了,賜你腳踏風火二輪,另授靈符秘訣。’真人又付豹皮囊,囊中放乾坤團、混天綾、金磚一塊。‘你往陳塘關走一遭。’哪吒叩首、拜謝師父。
上了風火輪,兩腳踏定,手提火尖槍,徑往關上來。詩日:
兩朵蓮花現化身,靈珠一世出凡塵。
手提紫焰蛇予寶,腳踏金霞風火輪。
豹皮囊內安天下,紅錦綾中福世民。
歷代圣人為第一,史官遺筆萬年新。”
另外,哪吒形象較直觀的顯現還得益于京劇服裝,從中國戲曲院編《中國京劇服裝圖譜》中可見“哪吒衣”。此衣專用于傳統神話中的哪吒。依據哪吒的故事情節,蓮花成為了這一神話人物的重要裝飾物,具有象征性,作為“哪吒衣”主體的蓮花甲,包括云肩和小侉子兩部分,連花瓣用粉、紅兩色絲線繡,再圈金線,至為艷麗。襯托蓮花甲的是套金銀灰色的侉衣,繡有八吉祥等紋樣,極符合國人的審美觀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