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動的國際化市場 中國服裝品牌紛紛植入好萊塢
都是6月的新聞:先是20世紀福克斯、索尼影視、派拉蒙等好萊塢大制片廠集體亮相上海電影節,宣講旗下電影的品牌植入及合作推廣,后又有中國公司高管組團造訪好萊塢,研究如何讓自己的服裝品牌產品和形象出現在電影巨頭們即將推出的新片里。
好萊塢電影公司的高管們已經意識到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要、一定要重視的市場;中國的品牌們也急于向國人乃至世界宣揚自己的品牌形象。雙方似乎一拍即合。
美特斯·邦威和森馬是曾經植入好萊塢電影的兩個服裝品牌。2009年,美邦在《變形金剛2》中呈現了品牌LOGO;而去年7月在中國上映的《變形金剛3》中,美邦的產品共展示了5分鐘時間,20多個鏡頭。森馬則于兩年前在《鋼鐵俠2》里為鋼鐵俠和黑寡婦提供了賽車服和夜行衣。
在被動的國際化市場,中國品牌正在主動向世界證明自己是一個國際化的品牌。的確,經過多年的積淀與發展,中國的一些品牌已具備了進行全球化競爭的實力,在全球化的道路上,如何能夠更加主動的將品牌文化傳遞出去,一直是中國企業家們思考的重點。而好萊塢作為全球文化擴散的一個重要源頭,借助好萊塢電影的力量來融合中國品牌,樹立清晰的品牌形象,傳遞品牌文化,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TCL就曾表示,其目標是每年至少植入一部好萊塢“大片”。
不過,看好這一營銷手段的同時,中國的服裝品牌們還應冷靜地問問自己:我的品牌是不是國際化的?在歐洲、美洲及亞洲其他國家有市場么?因為這些問題也是好萊塢電影制作公司會問的問題。
與TCL等電器品牌不同的是,曾經植入好萊塢大片的美邦和森馬都不能算作國際化的品牌,他們似乎有意在海外渠道尚未建立時做一些品牌輸出。這就意味著他們植入的某部好萊塢大片上映時,國外的觀眾對這個品牌一無所知,廣告效果微乎其微。他們只能求神拜佛保佑這部片子能夠被引進中國,讓中國的觀眾看到他們的植入廣告,否則只是“瀟灑走一回”。
一個品牌不可能依靠一部電影而出名,品牌形象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這也是一些國際品牌和好萊塢電影公司保持長期合作的原因所在。而對于很多還處于成長期的中國品牌來說,自身情況的波動往往會限制其形成穩定的長期戰略。比如,不同于打算繼續尋找合適的契機植入新的好萊塢大片的美邦,森馬因為品牌戰略的調整,很難說未來是否還考慮植入好萊塢大片。
中國品牌植入代表西方主流價值觀的好萊塢大片,意味著“中國制造”在開拓國際市場上邁出了一大步。然而,中國品牌要取得更大影響力、更高美譽度,還得苦練內功。中國服裝品牌只有在品質和影響力都具備時,才能夠真正在世界立足,在談判的時候才能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實現品牌植入的利益最大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