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開服裝店4年所獲心得
本人正式做服裝四年,認識的大多都是批發商,但是因為銷售模式不一樣,所以能交流的很少。我知道我生意做的不錯,不是對服裝市場的了解而得知的,而是在我身邊沒有一個人能在我這個年齡用幾年的時間賺幾百萬的。
我的性格比較直率也很自由散漫,十幾年的上學生涯中就是有名的遲到達人,所以思量再三以后決定開服裝店。那個時候,服裝競爭已經很激烈了,可是由于服裝行業的低門檻,還是有很多人爭先恐后的進入。當時我們市中心步行街上的店面20平年租金已經達到40萬了。準備開店的時候,我查了很多資料,包括店名,風格和裝修,銷售定位和發展方向,甚至還研究了店名筆畫數的吉兇,包括風水。也許有的人會說我想太多了,但是我沒有經驗,沒有人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萬無一失,面面俱到。我最為難的就是資金,我用了4個月的時間去找店面,去尋找性價比最高的店面。
06年三月份,很碰巧的我在市中心看到了一家正在出租的門面,很小,9個平方,旁邊都是做吃的,也許環境不是很好,但是房租很低,1800/月,沒有轉讓費沒有押金,最主要的是它就在車站旁邊,人流量很大。房東人很老實,說明了可能房子三個月要拆遷的問題,讓我考慮好,我當時就交了訂金,簽了合同,但是我要求合同上注明一條,房屋租期到拆遷為止。當時想的是三個月的房租5400元,裝修5000元,自己看店,沒什么開支,人流量那么大,就是一天賣500,也是穩賺不賠的,但是如果這個房子幾年不拆,這種市口,是不可能有這樣低的房租的。我立刻回家,從我媽那里借了16500元,這是我媽身上所有的錢,我媽很支持,按我媽說的,只要孩子在做事,就是虧了,也不虧心。很幸運的是,直到現在,這個門面也沒有拆遷。
我店面裝修的很溫馨比較上檔次,衣服的定價在100-200之間,秋冬裝也是150-400之間,毛利潤約45%,開業那天,賣了1700多,上午我妹幫我看店,下午我自己看,每個星期五去進貨。我做的會員制,這個店的最高紀錄一天賣了6000多。
剛開始做的時候很難,很多人還價,甚至很多人用諷刺的口吻說,你們那么小的店還不還價啊,專賣店都可以還價。但是我一直堅持最低就是會員價,經常會有顧客因為5塊10塊的差就走了,很心疼,記得有次一件衣服會員價130,有個女的非要125,我沒賣,態度超好的解釋了很久,她最終走了,她走了以后我滿后悔的,后悔歸后悔,但當時就把那件衣服從貨架上下了,放在柜子里了。果然,她回來了,我還是態度很好,但是萬分可惜的告訴她,她剛走,這件衣服就賣了,我就藏了那件衣服沒賺這個錢,因為一個女人用了那么長時間去還價,是真心喜歡那件衣服的,就因為5塊錢,讓她痛失了這件衣服,她會永遠的記住這家店,而且下次絕不會再還價。我很不解一些因為顧客試了衣服不買單就惡言相向的店主,在我的店里,即便顧客試了再多的衣服不買,我也會很客氣,在我看來,只試衣服的顧客也有她的價值,有的店還要花錢雇人排隊呢,這樣的顧客不正是免費的人氣招牌么!以前我作為顧客的時候,最怕買過衣服去換的,因為老板一看是來換衣服的,沒一個好臉色的。
我們做的是散貨,質量沒有專賣店的過硬,那么售后服務就要過硬,出現問題盡量給她換新款,然后這件衣服我會拿回批發商那軟磨硬泡的換掉,一般情況下,明顯的縮水掉色,批發商都是給換的,我經常對我的批發商,說這樣的話,你我都是做生意的,賺的錢從哪來,是從顧客身上來,她們才是最終消費者,我是直接面對終端的,只有我的服務到位了,顧客才買單,我生意好了你就賺了,你是我上家,實力比我強,你不照顧我支持我,我怎么好發展。所以,我們幫顧客維修衣服,即便是穿了很久的,脫線了掉扣子掉鉆的都免費修補。
四個個月下,凈賺了快5萬,還了我媽的錢,還倒給了我媽1萬7。這個9平方的店,最高一個月做了7萬6,9月的時候,店里經常擠滿了人,試衣服都要排隊的。同年10月的時候,我向親戚們借了12萬,又找了店面,17個平方,在市中心主干道上,同排的都是專賣店,第一個月做了6萬多,到07年春天的時候已經做到8萬/月了。07年四月的時候,又盤了個店面,20平。12月賣了13萬,最高賣過9000/天。08年4月的時候,我開了第4家,20平,現在持平在10萬左右,差點7 8萬的樣子。08年9月開了第5家,開業第一個月賣了7萬5,最高賣9萬8。09年4月開了第6家,市口差點,平均營業額在5-6萬的樣子。從去年4月,我因為家里的事一年沒再開分店,其間,被拆遷了1家,還有5個店在經營。
這幾個店都離得很近,不超過500米,除了9平的店被其他店搶了生意,基本上都互不影響,中小城市,市中心就那么大點地方,發展不了。四年下來,服裝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款式實體店賣的低,網絡上的賣的更低,甚至網絡上的零售價比你拿貨價還便宜,同城的價格競爭也很激烈。很多人問我,店開多了,是不是越來越累,事實完全相反,開第一個店的時候我每天下午要看店每個星期要進貨,第2個店,我每天晚上去收賬,每個星期進貨,第3個店時就退下了,只要每個星期去進貨了,從去年開始我連貨都不用進了,甚至第6個店開了1年了,我頂多去過5次,上班幾個月的營業員甚至都不認識我。一種盈利模式一旦有了標準就容易復制,更容易擴大和發展了。
我們店每天新款拍圖片,店里都是聯網的,傳圖到QQ群,整個店MM都能了解款式特點。基本上每天至少到幾十個款,旺季時一天到一兩百個款,好款重點推薦,一旦一個款好走,立馬各店配上,一般的款會放個三四天,差的款直接打回廠家,賣了幾件的款即便剩個1件15之內下架,除非爆款會一直做。我要求我店里的MM要保證家里的款只有三種,爆款,好款和新款。四年下來,基本上沒有庫存,去年夏天結束,整理倉庫時,壓貨100件夏裝,1萬左右的進價。
的確,服裝這行越來越難做,再也聽不到做服裝一夜暴富的了,舉凡現在做大的,基本上很早就起家了,特別是04開始淘寶等網店的興起,價格透明度越來越高,利潤越來越低。{page_break}
創業的人首先就要根據自身的形勢找好定位,不僅是貨品的定位還有自身的定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看過網絡上流傳的6年600萬的帖子,很多地方值得借鑒,很多地方值得學習。但是那是2000年初的服裝創業,和現在形勢大不相同,時代背景,競爭環境,流行趨勢,包括營銷模式都大不一樣。就像淘寶興起之初,僅500元創業就能出來個檸檬綠茶,而現在入淘寶,即便是綠茶的老板也不一定能再創個奇跡。每個創業的人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根據具體情況,取優補短,而不能照搬硬套。我本身是個不怎么花錢的主,我沒有很有錢的朋友,即便現在,我也沒有買過一件名牌,我的消費觀念是性價比物有所值。所以,我賣不了貴的衣服,選擇的是工資階層的消費,沿街店面,定價銷售。我已經幾年不在店里銷售了,沒有一個老顧客是我認識的,處理問題時我都是以經理的頭銜去的,低調有低調的好處,我的宗旨是高調的賺錢,低調的做人。
服裝店成敗最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店面市口,選擇一個好店面就成功了一大半,雖然現在店面的轉讓費和租金越來越高,但是誠心尋找,是可以找到性價比高的店面的。我開了6個店,每個都位于市中心,人流量大,但最主要的是我租金便宜。前幾年我除了進貨以外就在找店面,所有適合我做的地方,我都去反復了解過,甚至記下了這條街大部分的門頭招牌,并且設定了自己的承受底線,每天都都會關注報紙,網絡,一旦在報紙或是網上看到我關注的區域或街道有出租轉讓的消息時,我就立即電話詢問,如發現就是我需要的店面或是租金比我預想的還要低時,我會在第一時間和房主見面,預交定金。曾經,因為2千塊的還價僵持錯失了一個絕好的店面,讓我每每想到都很悔恨。這樣斬釘截鐵,是在你充分了解那塊區域的情況以后,轉讓費租金產權有沒有拆遷風險,等等。遙想我接手的每個店面,都是別人做不下去生意慘淡的,我接手后還有很多幸災樂禍的呢,結果通常都讓他們大跌眼鏡。
我店里是不在墻上打版的,打版很麻煩,拆來卸去,人多的時候忙不過來,我的貨品是高低錯落的并排陳列,按款式顏色區分,并且貨架上一款就一件。店小,最大的也就25平,衣服又不貴,想做高營業額,就必須款多,有的店整個店里就幾十件衣服,就是賣空了也不過幾千塊,所以營業額很難提高,我20平的店至少有200個款,夏裝能多到300個款。
衣服好看不是重點,好賣才是王道。前幾年我進貨經常看各類雜志,了解流行趨勢,現在,我根本不看雜志。就像上面說的,挑適合我風格的生意最爆的批發商,他們推薦款再加上自己挑選,而且批發商推薦的,就算不好賣,換款也是沒二話的。以前,我可能在一家拿個幾件,一次進貨下來,手上一大堆的貨單,調款的時候一家家跑,找都找死了。現在,我主要做十幾家的貨,另外做很多家散的,但只上一兩個爆款。量大了,批發商都很好說話,新款也為你留貨,還能欠款,無形中就多出了幾十萬的流動資金。我喜歡做散貨,幾年下來,我很少見到有什么牌子可以長期好賣的,很少有批發商生意可以年年火爆的,船小好調頭,誰家好賣賣誰家的
售后這塊就看老板個人了,總之,我是盡量做好售后的,我不怕顧客來投訴,就怕顧客不投訴。不投訴的人,買了東西心里不爽,可能永遠都不來你家了,而且還會四處宣揚你的貨品不好,投訴的顧客,至少她還是希望有個發泄點的,處理的好可能比以前更忠實。散貨零售這塊,售后應該是個軟肋,整個風評也不好,散貨零售店只要做出自己的品牌效應,不比專賣差,因為散貨比專賣性價比更高。
比起那些很多上規模連鎖店的老板我還差了很多,還有很多地方的不足,我自己也能清楚的看到, 碰到生意做的大的,更是一種激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