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設計師必備常識之服裝設計的概念及分工
一、服裝設計的概念及分工
1.服裝設計的概念
服裝設計是以服裝為對象,運用恰當的設計語言,完成整個著裝狀態的創造過程。服裝是與人類生活休戚相關的物品,設計是其產生過程的第一步,雖然從服裝的原始狀態開始,設計便包含其中,但是,服裝設計的現實概念,則是在服裝進入了生產設計階段以后才被確立的。由于人文思潮、時尚內容和法律道德等社會因素對服裝的限定,不同歷史時期服裝設計的手法與內容也不盡一致。本書所涉及的是現代意義上的服裝設計概念。
2.服裝設計的分工
一般印象當中,服裝設計似乎就是指服裝的款式設計。其實,服裝設計還包括服裝的結構設計和服裝的工藝設計,與款式設計相結合形成設計中的三個分工。雖然這三個分工可以由一位設計師統一完成,設計師也應該掌握這三個方面的技能,但是,由于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人們開始強調用個人的最強項共同組合完成一個產品。因此,服裝的設計工作也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分化成款式、結構、工藝三個設計方面。在小型服裝企業中,這種分工并不明顯,設計或技術人員是一專多能的“通才”。在大型服裝企業中,則是分工細化,職責明確,設計或技術人員都是獨當一面的“專才”,就款式設計而言,可以分為男裝設計師、女裝設計師和童裝設計師,結構設計和工藝設計也可有相應的分工。這也是大型服裝公司的產品設計和做工更加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a) 款式設計
社會上常常誤將款式設計看成是造型設計。其實,款式是由造型和色彩兩部分組成的,在現實生活中,造型和色彩是無法完全分離的,所謂“無形不成色,無色不成形”,物體是通過造型與色彩給人完整印象的。為了學習和研究的方便,我們通常把這兩部分內容分開敘述,服裝院校也將此作為兩個課程分列,款式設計的任務是解釋流行概念和提供服裝的具體式樣。款式設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款式設計師必須掌握人們的消費心理,熟悉人們的生活習俗,并掌握美學、繪畫等多種技藝。通過款式設計能夠影響服裝流行、美化生活、指導消費、推動生產等。負責款式設計的人就是通常所說的服裝設計師。
b)結構設計
結構設計的任務是將款式設計的結果演繹成合理的空間關系。是將服裝款式圖分解展開成平面的服裝衣片結構圖的一種設計,通常以繪制服裝裁剪制圖的形式反映,是款式與工藝之間的過濾環節。這一環節非常重要,無法跳躍,它既要保證實現款式設計的意圖,又要彌補款式設計的某些不足,同時還要考慮到工藝設計的合理性和可實現性。一些小型服裝企業中可以沒有專職的款式設計師,卻不能沒有結構設計師。負責結構設計的人就是通常所說的打版師。
c)工藝設計
工藝設計的任務是將結構設計的結果安排在合理的生產規范中。服裝工藝設計包括服裝工藝操作流程與成品尺碼規格的制定、輔料的配用、縫合方式與定型方式的選擇、工具設備與工藝技術措施的選用以及成品質量檢驗標準等。工藝設計是否合理不僅影響服裝的品質,還影響到服裝廠商最為關心的生產成本。合理的工藝設計還能反映出設計者的智慧,最有效的發揮企業有限的生產設備的功效。工藝設計往往兼任樣衣制作。負責工藝設計的人就是通常所說的工藝師或樣衣師。
二、服裝設計的特點
1. 以人體為基礎
服裝被譽為人的第二層皮膚,服裝的造型基礎是人體,所以在進行設計時,必須以人體為設計依據并且受到人體結構的制約。任何服裝最終都要穿在人身上經過人體的檢驗,人體是檢驗服裝設計好壞的最佳尺度,完全脫離人體的設計是缺乏功能意義的。但是服裝和人體也不是簡單的對應關系,設計的造型并不是完全順應人體的外型。尤其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服裝除了其基本的防護功能外,其審美功能已經越來越重要,好的設計可以突出人體的優點,還可以遮蓋人體的某些缺陷。如傳統的中國旗袍,就強調了女性的曲線美,男士的西裝的墊肩是為了襯托男性陽剛挺拔之美,而胸部有體積感的皺褶設計卻可以讓胸部平坦的女性找到自信。服裝設計師們采用各種各樣的手法創造服裝,無非是為了更好地塑造人體美。
a ) 織物的雕塑
服裝不同于一般的設計,其作用的對象是織物,從造型角度來說,服裝就是織物的雕塑。正像所有的空間造型藝術一樣,要有一個支撐造型的基本構架,人體就是服裝造型的構架體,否則服裝就沒有了支撐。被譽為“布料的雕刻家”的葛萊夫人創造的“不用裁剪的斗篷”深得時尚界贊許,她認為服裝是以人為基礎創造出來的雕刻和建筑,衣服要把服用者的魅力百分之百表現出來來。她創造時也不畫設計圖,直接用布在人臺上像搞雕塑一樣地造型,每一樣作為都精致細膩、風格獨特,特別是那些流動的富有立體感的各種摺飾、波浪,大膽而高雅的配色吸引了許多一流的顧客。1982年皮爾•卡丹在巴黎舉辦題為“活的雕塑”時裝表演,展示的女性造型抽象、現代,被譽為法國時裝的“先鋒派”。意大利名師羅伯特•卡布奇,1995年初在北京的服裝展示會上展示的服裝個性獨特,被譽為“軟雕塑”。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