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狂跌棉花積壓嚴重 衣服卻沒便宜
今年1月份山東棉花價格為1.95萬元/噸,5月份的時候,價格跌到了1.9萬元/噸,如今的報價是1.85萬元/噸,創兩年來新低。棉花價格低迷,棉花囤貨商度日如年,最慘的直接虧損1億多元。讓人意外的是,下游棉織品價格卻居高不下。棉織品的需求旺季到了,記者調查發現,棉被、紡織品 、棉織衣服的價格與往年比 ,沒有絲毫降價。這種情況是如何出現的?據介紹,按照紡織產品的成本比例,人工和其他成本所形成的增加,要大于原料下跌所形成的成本減少,其實供貨商的日子也不好過。
棉花積壓嚴重,倉庫滿滿的
近日,記者來到了一處儲棉庫所在地,位于保稅區內的山東省東方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國貿),總經理賈韶斌,喊上工作人員帶著大大的一圈鑰匙,挨個拉開了重重的庫門。一走進庫里,一股陌生的強烈刺鼻氣味差點把記者熏了出去,而相對這種怪味,讓記者更加感到詫異的是,這每個巨大的庫房內,一個個被壓縮包裝成大方塊的棉花,被摞了有三米多高,眼看就要滿及庫頂,工作人員解釋說,味道是因為棉花里面含有甜味成分,長時間存放導致了發酵,再混合著棉花里的粉塵,大部分人乍一進來都難以接受。
賈韶斌告訴記者,“我們的公司擁有5個庫房,儲藏量可以達到2萬多噸,而現在每個庫房都已經滿滿的 ,還有幾十個客戶在排隊等待入庫。”與東方國貿一樣,在黃島海關保稅倉庫監控室內,每個棉花倉庫里的棉花都是滿滿的,放棉花的保稅庫也從3個增加到了7個。據介紹,有些客戶等不急已經把貨物放在膠州膠南,甚至淄博濰坊等地,不僅陸運成本大大增加,關鍵是客人看貨更不方便了。
“保守地說,黃島港區 ,未通關的棉花大概有50萬噸左右壓庫。”而這種棉花壓庫的情況,不只發生在青島,今年國內棉花庫存的嚴峻情況逐漸明顯。
◎行情
囤貨中招,虧損1億多元
“都虧!現在就看誰有本事能虧得少一點,撐的時間長一點。”在保稅區內,一家小型貿易商李經理背著手,看著自己面前的1000噸棉花說,他的棉花在庫里積壓已經半年的時間,“我清楚當時進價在2萬元左右/噸,按照目前的價格,如果出貨的話每噸要虧2000元,那我辛苦買來1000噸的棉花就要虧200萬,而眼看這個形式還要繼續跌。”但是,讓老李無奈的是,因為缺少配額他只能繼續等待。
賈韶斌告訴記者,像老李這種1000噸的規模還算比較小的,在他的倉庫內,積壓半年的棉花比比皆是,最長的存放時間已經超過了一年多。
一個從事棉花貿易生意5年,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說,今年做棉花的貿易商無人幸免,誰都要虧錢就是多多少少的問題。在青島做棉貿生意的有200家左右,其中囤貨10000噸的占到8家左右,算下來虧損幾千萬元也有了,小批量囤貨的虧損個幾百萬元都算很正常。去年棉價跌到120、100美分的時候,有一部分人以為是最低點,就瘋狂入貨。很多大公司,如南陽大地每天都有貨物到港。后來,一路跌到70美分,有配額的大公司只能揮淚大甩賣,而沒有額配的公司,想撤走這個泥潭都沒門。今年恐怕99%的人都想不到,原以為要進入高價時代的棉花,今年竟然迅速開始傾覆,幾乎使得所有人傻了眼。
一位業內人士說,寧波一家企業,2008年手里有一部分資金,投入了棉花行業,2009年、2010年行情也都不錯,一下賺了2億多元,覺得生意很好做,進了30萬噸左右的貨,保守估計虧損有1億多元。
◎市場
想抄底,反被套牢
“今年棉花價格從2011年高峰時的每噸3.3萬元,到國際棉花期貨每噸1.4萬元。(加上關稅和配額等成本國內價格1.9萬)幾乎被攔腰砍去一半,就算平穩時期,2萬元的價格算,棉花貿易商們,每噸平均虧損達到3000元,最多的達到5000元,這還沒算上每噸1.5元的倉儲成本和貸款利息的財務成本,在這么算下去,一些進口商和貿易商都面臨生死存亡,命懸一線的局面。”鑫永源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韓榮華說。
“這兩年是再也不想碰棉花這個品種了。”最近研究期貨的張先生很心煩,錯誤估計了棉花行情,他在期貨上賺的錢幾乎賠了進去,“5月份的時候,我發現,從沒接觸過的棉花的品種,價格從2萬元跌到1.9萬元,據我分析應該是最低點了,過不了幾天應該就會反彈,便做多買進。”結果,讓老張沒想到的是價格還是一路跌了下去,加上5倍杠桿效應,7個10個交易日,近百萬輕松成了泡影。
銀河期貨青島營業部總經理逄大為介紹說,前一段時間棉花玩得很心跳,年初因為國家出臺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進入5月份,棉花突然開始暴跌,這個時候不少從沒做過棉花品種的人都逢低買近,覺得有國家收儲價格收底保證肯定沒有問題,但價格仍然是下跌的,這個時候,很多人都割肉出局。
調查棉織品火爆價格居高不下
韓榮華說,“大量進口棉花的主要原因,來自眾多棉花中間商對棉花行情的誤判,其背后則是棉紡織企業的持續低迷,目前,國內外棉花銷售都不暢。一邊是綿綿不斷來貨,另一邊則是缺少進口配額無法清關,即使棉花進口商想止損出局也無法操作。”
棉花價格下跌,相應的棉被 、紡織品、棉織衣服價格是否也下跌了?10月18日上午,記者進行了調查。在香港中路附近的一家商場,秋天衣服、被子等用品已經上架。很多市民圍著服裝專區 ,挑選秋季衣服。記者在現場看到,100% 純棉的長袖衣服價格在100多元以上。棉被方面,單人床的被子價格是300多元,也有200多元的,但不是純棉花的。“今年的被子價格怎么這么貴?”“和去年一樣,沒有下跌,也沒漲。”
“這幾天是搞活動,過了這個時候,再買的話,價格還會更高。”正在挑選長袖衣服的市民郭先生告訴記者,“看搞促銷這個價,還可以。這幾天天冷了,是銷售旺季,價格肯定跌不下來。”
隨后,記者來到了寧夏路一家大型商場。純棉4件套的價格在900元左右,價格居高不下。而純棉衣服則是在搞促銷,記者逛了一圈發現,質量稍好一些的衣服價格并不低,都在百元以上。
分析人工成本增加供貨商直叫苦
棉花價格一直在跌,為何下游棉織品價格卻依然堅挺?對此,記者采訪了在青島市從事服裝生意的供貨商張先生 。“棉花是原材料,但不是唯一的。做服裝、被子等還得需要別的原材料。實際情況是,今年只有棉花價格是下跌的 ,其他原料的價格并沒有跌。最重要的是,人工成本上漲很厲害。”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紡織服裝企業并不景氣,日子也很苦。很多知名品牌的企業也是舉步維艱。”
卓創資訊棉花分析師孫立武有自己見解,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按照紡織產品的成本比例 ,人工和其他成本所形成的增加要大于原料下跌所形成的成本減少,其實供貨商的日子也不好過。加上很多企業都在走品牌路線,包括銷售渠道、超市租賃費等都需要成本,所以衣服的價格自然很難下跌。“雖然在6月中下旬棉花市場利空有所下滑,跌幅出現一定程度的放緩 ,并且隨著國家相關調控政策的刺激及新年度收儲方案的臨近,棉花市場或將迎來小反彈,但在下游終端行業艱難恢復的背景下,棉花市場回暖中仍面臨著較大的震蕩風險。”
“一季度之后,國家收儲落幕,棉市供需基本面利空的程度有所加重,并且在接踵而至的利空打壓之下,棉價不斷創出2010~2011年度以來新低,市場景氣度與參與度大幅下挫,其中5月份棉價下跌幅度較為明顯。作為下游棉織品企業,也是不敢囤棉花的 ,需求確實很低迷。今年來看,下游產品價格下跌應該是很難的 。棉花價格的最低點已經過去了,現在雖然很低迷,但沒有大規模降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