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服飾文化的特點與發展
低調卻奢華、倩麗而莊重,這便是孫正東《盛裝的藏女》所表現的藏族服飾文化美。整幅作品由8個人物組成,6位婦女或清麗、或慈祥、或攢眉而思、或舒眼顏笑。雖則各自有姿,然則嬌倩含愛。而這一切構之于畫面和諧、曼妙的因素,落點在藏裝上。
藏族服飾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長袖、大襟、右衽、長裙、長靴、編發、金銀珠玉飾品等,畫面中的藏裝便是如此。
于藏族服飾文化現存的實物資料中,可追溯至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裝飾品,有片飾簪、璜、珠、項飾、牌飾、貝飾等,不僅有縫織衣物的骨針,還具備需一定審美意識方能制作的璜、珠等。
吐蕃時期,藏族服飾有了較大發展。斯坦因的《古代中亞文化遺跡》說:“在吐蕃發現的遺物中,有很多具有花紋的絲織物,花紋中有些是印的,有些是織的,花紋圖像的變化很多,這一點很可以表示吐蕃商業的地位……大概是中國與西亞之間的貿易重點。”可證實吐蕃時期,藏裝的繁榮。
元代,隸屬中央王朝的西藏,服飾也呈現繽紛的樣貌。受到官品的影響,服飾存在品階的差異,例如:官吏貴族的管家、隨從、傭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舉行儀禮時要戴“索夏”(即平頂圍穗蒙古帽)等。西藏北部牧區與蒙古族交往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飾習俗。受到佛教的影響,出現仿袈裟色澤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號及佛教法寶的裝飾品等。
明清時期,紡織業已想當發達,能夠紡織大量氆氌、毛纓、足力麻、鐵力麻等。茶馬古道,也為西藏輸入了大量的布帛、緞綢和紡織成品,這些貿易是以前任何時代都難以企及的。
歷代藏族服飾文化的發展可以看出,其內涵正在日漸完善與豐富。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吐蕃時期的貿易往來,元代中央政府的影響和明清茶馬古道的作用。漢藏之間多元文化的交流是藏族服飾得到較大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孫正東《盛裝的藏女》穿著藏裝的女性皆充滿慈愛與歡快的關懷著中間著漢裝的稚童。和諧與美,油然而生,不得不令人矚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