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影后級”的時裝品味 禮服反映奧斯卡的變遷
正因為全球影迷都在看,每年奧斯卡也成為服裝品牌的另一個戰場,各家莫不竭盡所能爭取熱門入圍者穿上自家服裝,換來最鋪天蓋地的媒體曝光報導。英國數字媒體公司MediaRun digital日前就繪制出歷年奧斯卡影后穿的禮服圖鑒,讓影迷回顧“影后級”的時裝品味。
影后更能“穿出經典”
從1929年到2013年期間,奧斯卡共出現過16次影后缺席頒獎禮的局面,因此“影后戰袍”共計67件。曾在1934年、1968年、1969年和1982年獲得4次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凱瑟琳-赫本,竟然四次都沒有到場拿獎,因此也遺憾缺席這張戰袍圖鑒。伊麗莎白-泰勒、瑪吉-史密斯、格倫達-杰克遜也沒在封后時到場。
不少影后戰袍都被認為是當年的經典著裝代表,包括格蕾絲-凱利在1955年憑《鄉下姑娘》獲獎時所穿的Edith Head,哈莉-貝瑞在2002年憑《死囚之舞》獲獎時所穿的Elie Saab等。
統計歷年影后的戰袍品牌,發現穿Armani封后的有3人,包括1990年的潔西卡-坦迪(《為戴茜小姐開車》)、1992年的朱迪-福斯特(《沉默的羔羊》)與1993年的愛瑪-湯普森(《霍華德莊園》),是最多影后青睞的品牌。
也有不少品牌曾穿在2位影后得主的身上,瑞茜-威瑟斯彭(2006年)和詹妮弗-勞倫斯(2013年)都是穿Dior領獎,簡-方達(1972年)與凱特-溫斯萊特(2009年)都選擇了Yves Saint Lauren,海倫-亨特(1998年)和查理茲-塞隆(2004年)青睞Gucci,妮可-基德曼(2003年)和瑪麗昂-歌迪亞(2008年)則選擇了Jean Paul Gaultier。
禮服反映奧斯卡變遷
回顧歷年禮服的變遷史,可以看出早期的頒獎禮并不像如今那般鋪張奢華,首屆影后珍妮-蓋諾穿的是未知名設計師設計的成衣。而大多數上世紀50年代以前的服裝品牌已難以考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經典的優雅風格盛行之時,到上世紀80年代則開始變得多樣化,出現了很多個性裝束,如今的奧斯卡紅毯則成為了頂級服裝品牌的展示機會,背后往往是贊助商頭破血流的爭奪戰。
女星將在紅毯比品味拼行頭,不過也有人不在意名牌。昔日紅毯嬌客薇諾娜-賴德在受訪時得意自曝,14年前她穿著只花10美元買的禮服出席奧斯卡,與其他華服女星相比也毫不遜色。
莎朗-斯通在1998年她混搭從老公衣櫥翻出的GAP白襯衫,搭配VeraWang薰衣紫魚尾長裙,轟動時尚圈。奧斯卡影后娜塔莉-波特曼3年前出席封后作《黑天鵝》奧斯卡造勢活動時,也曾穿H&M的50美元平價白蕾絲洋裝,不過在那年奧斯卡頒獎禮上,她還是濃重其事地穿上了Rodarte高級成衣出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