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導購會在最佳時機接近顧客
其實,顧客進店時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在他們還沒有找到目標之前,或者沒有發現讓自己稍有興趣的產品之前,導購就提前進入顧客的思考范圍,甚至是喋喋不休的介紹產品,往往會受到他們當下心理的排斥。也就是說,導購接待顧客的時機不能過早,那樣會招來拒絕;但也不能太晚,這樣也會讓人感覺慢待,服務不周到。
那么,正確的時機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又該如何把握呢?
一般情況下,進店的顧客分為兩類:一類是主動型顧客,一進店就急迫的尋找目標,或者直接問導購有沒有自己需要的產品;第二類是沉默型顧客,進店后不說話,有些斯文,節奏較慢。當然,這兩類顧客除了給出的一些判斷參考外,更多的還要靠導購的經驗來判斷,相信這也是一個合格導購的基本功。
主動型顧客相對來說較好接待。比如,一位顧客進門就東張西望,顯得有些急迫,這時你就可以快速上前“先生,請問有什么可以幫您的?”這類顧客往往會說出自己的需求,然后就可以繼續下面的導購流程。至于第二類是讓大家最頭疼的,對于沉默型顧客一定要給于一定的選擇空間,包括時間空間和物理空間。
如果此時你再說“先生,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忙您的?”那就給顧客帶來一定的壓力,致使顧客“先隨便看看”。在迎賓之后,導購可以給顧客10-20秒的獨立瀏覽空間,而這段時間就是導購的尋機階段。一般情況下,在這短短的時間里,沉默型顧客會出現以下幾種情形:
用手觸摸商品看標簽
一直注視同一商品或同類商品
揚起臉來想什么
看完商品看導購
走著走著停下腳步
與導購目光相碰
想往里走又有些徘徊
瀏覽速度很快,無明顯目標物
這時,導購就要快速上前,抓住這個關鍵時機,開始接近顧客。
那么,在上前接待之前的這段短短的時間里,導購到底該做些什么呢?也就是如何正確尋機呢?首先,導購要同顧客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緊跟;第二,千萬不要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聊天、上網、吃東西、看書等都是這段時間最為禁忌的。
因為這些行為很難讓顧客相信你是一個規范的品牌;導購的行為必須與工作有關,并且最好是動態的,這樣你才便于觀察顧客的狀態,方便尋機,比如可以調換樣板,擦擦某個角落,與同事之間討論一下問題等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