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動車變高鐵:一款新品只需20分鐘
時尚界有句話:時尚應該是幫助人們找到表達自我的新方式,并且是以一種親民的價格。這樣看來,“快時尚”的暴風式成長不是沒有道理的。而今,zara、H&M等外國快時尚品牌在中國大受追捧,在成為中國年輕人新寵的同時,品牌自身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在加快。推出一款新品現在只需20分鐘。但這是怎樣實現的呢……
大多數快時尚品牌的用色相對“冷靜”。盡管款式每周更新2次,但是春秋季的服裝主打黑白,冬裝則以各種灰色深色為主。與此同時,許多快時尚試圖走“高冷”路線,向奢侈品靠攏,這一點從廣告圖冊上模特的表情,或者一些店員的“撲克臉”上能瞥見一二。
如果以2006年、2007年,Zara和H&M分別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為標志,2014年迎來了快時尚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七年之癢”。所謂快時尚指的是產品換代迅速,新品一周更新兩次的服飾消費,典型品牌包括Zara、H&M、優衣庫等。
快時尚品牌7年間市場擴張速度驚人,現在,僅上海南京西路靠近梅隴鎮廣場的一段,不足800米內就集合了Zara、H&M、優衣庫、GAP、Massimo Dutti等品牌店近10家。每天,快時尚品牌之間的競爭,就在這里悄然上演,款式、材質、陳列、服務態度,都是行業賽跑的跑道。
消費者看不見的則是:越來越多的快時尚為了“更快”,產品改用昂貴的飛機運輸;為了塑造品牌形象,打折庫存的比例越來越低;而為了“引導”消費,一線快時尚品牌全年推出新品2.5萬款,每款新裝的平均設計時間僅為20分鐘。
快時尚行業整體也正在面臨變局。在一天能創造150億元網購訂單的當下,正在全國布點并把店鋪開進天貓淘寶的快時尚,難道不擔心成為“淘寶試衣間”?大到擁有自己的“超級物流”系統,小到為中國顧客改變店鋪的燈光布局和試衣鏡款式,櫥窗背后的品牌快時尚正在悄然轉變。
現象一 創意趕不上市場潮流:抄襲成為無法擺脫的頑疾
●“撕掉標牌,你能分出不同品牌的區別嗎?”一位時尚設計師表示,快時尚和奢侈品品牌之間的“抄襲”恩怨,以及快時尚彼此之間的“模仿”,已經成為業界“常態”。“2014年12月3日夜,維多利亞的秘密成為設計師微信朋友圈里轉發最多的內容。巴黎、東京、米蘭T臺上的新款,兩周之后就能在全球街頭找到‘同款’,這就是快時尚。”
上海南京西路或許是和時尚相關性最高的一條馬路。北側,路易·威登、愛馬仕、普拉達、香奈兒等奢侈品商店一字排開,而南側則是Zara、H&M領銜的快時尚一條街,而沿街的弄堂里則有不少只有一兩間門面房的服飾店,再仔細一點,還能發現擺臺縫紉機,替人釘扣子改褲長的鋪子。世界最新的潮流和最傳統的著裝理念在這里相交,或低調或高調,或快或慢……這或許可以被看作服飾消費的生態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