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商業品牌植入到社會文化流行潮 美邦“破立”并行
做娛樂節目也絲毫不乏社會責任與價值觀照,這是周成建的美特斯邦威帝國一直以來帶給人們極具親和力感覺的原因之一。從大眾心理到大眾言語中,“美邦”這一簡化了的美特斯邦威品牌名似乎代表了“個性、潮流、時尚、性價比高”等其所蘊含的一切親民特質。作為美特斯邦威董事長的周成建或許牢牢地把握了這一點,才能把品牌營銷戰略做的如此成功。從某方面來講,“美邦”的品牌營銷戰略達到了高于商業價值的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價值層面,并且作為一種軟營銷延續著。
從全力支持《奇葩說》節目于國內“智性”娛樂時代的開啟,到美特斯邦威商業運作“奇葩服”的預備上市,一種宣揚“個性”“不走尋常路”的“正能量”社會觀念伴隨著節目的火爆擴散至網絡。上世紀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曾在《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中提出“符號資本”和“文化資本”這兩種概念。
反觀美特斯邦威的“鏡像式”的深度的品牌植入方式,實質上是解構傳統品牌營銷模式,解構綜藝娛樂模式的一種“符號資本”與“文化資本”的運作,即以文化的、符號的資本擴大在社會觀念場域中深度占有自己的品牌“份額”,實為周成建“破立并行”之舉。因而,《奇葩說》欄目本身的火熱與美特斯邦威品牌的傳播密不可分。
從過往美特斯邦威的營銷活動來看,不管是90年代請郭富城,還是與《變形金剛》的合作,周成建一直是營銷的創新者。
從更宏觀上的層面上來講,周成建美特斯邦威帝國的品牌營銷,僅此一舉便可在中國娛樂綜藝節目的創制及植入模式上扭轉其長期以來的庸俗乏味的感官消費主義傾向,以及泛濫的娛樂節目所導致的大眾消費層面的“文化虛無主義”傾向。周成建的美特斯邦威品牌營銷的成功,是破立并行的;此舉給予了傳統的、機械的、單一的綜藝娛樂冠名的營銷模式一個前所未有的戰略方法論上的革命。
用主動的、靈活的、互動的、深度的品牌營銷去解構傳統品牌營銷,選擇與機遇也甚為重要。換句話說,冠名也需要“冠”的有價值。從中國當代綜藝娛樂媒體朝著“個體思考社會”“個性的挖掘”以及“不走尋常路”的內質轉向的同時,也朝著具有內涵和獨特性的“智”娛樂時代逐漸轉變,這種轉變起碼是由美特斯邦威《奇葩說》所代表的一類網絡娛樂方式所體現的。而至于價值為何物?如何更好的實現價值?或許周成建仍就能夠用“美特斯邦威”品牌創立之時的一句話來表達:“不走尋常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