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冬男裝周:是誰奪走了我們的贊美?
Louis Vuitton的秀場變成了紀念已故設計師的追思會;Giorgio Armani老爺子讓女模穿上男裝來展示正確的情侶裝搭配方法;Frida的身影不再出現在GUCCI秀場的謝幕時刻,取而代之的則是剛剛接任設計總監職位的Alessandro Michele;一個叫Lucy Blue Smith的16歲男模突然刷爆了全中國微博和微信的屏,愛他的人如潮般涌現,而挖苦他的人更是幸災樂禍地轉發著他咧嘴大笑的照片。
然而,我卻不能不注意到,在這個因為有網絡作為載體,所以人人都可以暢所欲言的時代,無論是極欲塑造個性的自媒體也好,還是急切需要轉型在社交媒體上打造擬人化形象的傳統媒體也罷,以男裝周為例,他們所發出的聲音,指責越來越多,質疑越來越多,刻薄越來越多,辱罵越來越多——但贊美卻越來越少。這究竟是怎么了?
我們似乎陷入了一個需要靠淺薄的辱罵來提供短暫精神快感的僵局。在我看來,這與高強度的工作和高負荷的社會壓力帶給現代人的精神緊繃不無關系。因此人們需要淺顯的視覺刺激,以及暢快的情感宣泄方式。表現在社交化媒體上的直接示例就是:一場秀結束,毒舌博主們帶頭開罵,以各種令人想象不到的刁鉆比喻來將一場秀羞辱得體無完膚。隨即是傳統媒體在網絡上的推波助瀾,讓喜歡看到形象高高在上的時裝品牌被唾罵的人們樂而忘形,于是一時間罵聲四起,仿佛這場秀真的一無是處,仿佛設計師真的黔驢技窮,仿佛這個品牌隨時就要倒閉關門。
我并不反對個人意見的自由表達,更贊同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充斥在網絡上——然而,當“辱罵”漸漸成為意見表達的主流形式,我們是不是真的喪失了“贊美”的能力?
以男裝周為例,一場秀的舉行需要耗盡無數人的心血:設計師忙著設計新裝,裁縫要不眠不休地在秀前最后一秒做出符合設計師理想的衣服,負責搭建場地的人在開秀前幾乎都是通宵調整每個細節,模特們要從試鏡到上臺經過無數次的溝通和訓練,公關需要悉心邀請媒體與客人且人人都不敢得罪……在一個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后,每場秀都是許多許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它們并不差到什么都不對,縱然只有一點美好的地方,那就應該被看到,因為那也是努力之后的成果。
當這樣的努力,被幾句不費吹灰之力的毒舌辱罵輕易毀滅的時候,其實很多人的快樂已經被建筑在許多人的痛苦之上了。說“痛苦”也許略有夸大,做個不恰當的比喻,當還是小學生的你,辛辛苦苦地寫完了一篇作文,卻被老師只掃了一眼就回復說“寫的太差,重寫”時,你會是怎樣的心情?
太過肆意的“辱罵”,毀掉的又何止是成千上萬的“學生”們的希望?
我們不是喪失了“贊美”的能力,而是在將這種能力打入冷宮,習慣性地去質疑和指責別人,因為那會讓自己在短時間內迎來一種并不客觀的優越感,讓這種快感為自己營造出美好的心情——這就像是一種精神鴉片,在社交化媒體無處不在的這個時代,極易傳播,極易上癮。
作為一名時裝行業的從業人員,我更希望提倡的,是要多去贊美。無論是完美無缺,還是白璧有瑕,都值得去贊美,讓美好的事物得到傳播而不是負能量,這樣既可以鼓勵著創作者們進步,也可以讓“美”被更多人發現和體會。
畢竟,“指責”和“指正”還是兩碼事——光是罵了人家卻不提出正確的改進意見,那么罵就只是一時爽的自私行為。語言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之一,而“贊美”,它所能為這個世界帶來的改變,一定好過“辱罵”所帶來的破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